三、干部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是能力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有的干部政策理論水平低,對黨的基本政策缺乏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在貫徹執行中出現偏差;有的干部能力水平滯后,缺乏做群眾工作的基本功,依法行政的水平較低,處理棘手問題、駕馭復雜局面、總攬全局的能力有待于進一步提高。二是工作機制亟待健全完善。在領導干部的選拔任用上,切實擴大民主、增強群眾公信度的推薦、提名、表決制度還有待于完善;增強干部實際能力的培養鍛煉機制還不夠規范,干部上掛下派、適時交流還有待于進一步加大力度;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的考核機制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三是干部隊伍結構不合理。全縣干部隊伍年齡、文化、專業結構還不盡合理,整體素質層次還不高,復合型干部更為緊缺,影響了黨政干部隊伍結構的整體優化;領導班子職數的不斷從緊控制,造成少部分中層干部感覺提拔、職級晉升無望,思想消極、工作懈怠。四是干部作風不夠扎實。少數領導干部作風不夠民主,個人說了算;有的干部精神狀態較差,作風漂浮,形式主義嚴重,喜歡做表面文章,甚至弄虛作假,欺上瞞下;一些干部群眾觀念淡薄,服務意識弱化,事業心、責任感不強。
四、基層組織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是農民黨員隊伍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截止2008年底,全縣共有農民黨員3344名,其中55歲以上的有1678名,占50.2%;初中及以下的2839名,占84.9%,加上近年來,農村大多數青年外出務工,發展年輕黨員難,黨組織內新鮮血液少,黨員管理難度大,致使黨的基層組織領導班子和整個黨員隊伍的生機和活力不足。二是農村黨員干部能力建設與工作要求不適應。部分農村黨員干部文化偏低、年齡偏大、素質偏差,思想觀念保守,市場經濟意識不強,缺乏帶領群眾致富的本領,自身不注重學習新知識、新方法、新技能,總感到老辦法不能用,新辦法又不會用。另外,村級干部隊伍缺乏的問題也比較突出,極少數村出現班子“不調整不行,調整又無合適人選”的現象。三是農村黨組織發展意識與新形勢不相符。一些村黨組織領導眼界不夠寬廣、信息渠道單一,缺乏機遇意識,領導發展和創新能力不強,增加農民收入思路不清,點子不多,錯失了許多發展良機;部分村干部自我發展的意識較弱,在群眾中缺乏號召力和威信;先富起來的個別干部,有的帶富意識不強,主動性不夠,有的甚至擔心參與的人多了會影響自己受益,造成帶富能力發揮不突出,滿足不了新形勢下黨員求知求富的實際需求。四是農村黨組織為群眾辦事的能力相對偏低。許多村的集體經濟收入較少,甚至少數村沒有固定收入來源,村級集體經濟薄弱,農村黨組織“無錢辦事”的問題較為突出。五是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制度還不夠健全,社區黨組織活動經費缺乏,黨員教育管理難于到位,黨員作用發揮不夠明顯。
- 2009-11-24學習貫徹四中全會精神 加快建設高素質鄉鎮干部隊伍
- 2009-11-04王爾乘:大力推進學習型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
- 2008-11-11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推進干部隊伍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