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形成問題的根源
從表面上看造成這些問題的根源,是個人主觀上的原因,但實際上也有選人用人體制和管理體制、督促機制不健全不完善等客觀因素有關。
(一)選人用人渠道單一。干部的選拔和任用,主要停留在兩方面:對領導干部的選拔任用,多在原干部隊伍中;對新充實干部隊伍的人員,主要來自于新畢業的大中專生,選人用人渠道過于單一,范圍欠廣。這樣的選人用人渠道,無法真正體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廣泛性原則,也無法做到跨體制、跨行業使德才兼備的有實際工作經驗的人才充實到干部隊伍中來,制約了干部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
(二)使用度制不夠靈活。干部使用制度的終身制并沒有從根本上打破,只進不出,只上不下,如此則容易造成庸碌之風難除,官僚主義之氣難消,庸者不下,智者難上,導致干部的流動不暢,新老交替困難,主觀能動性無法得到有效激活,新陳代謝功能得不到合理正常發揮,制約了干部隊伍結構的優化。
(三)考核制度不夠均衡。對干部的考核重實輕虛,對實際工作量化有余,對務虛工作約束不足,獎懲措施偏獎輕懲。政治工作既有實的方面,也有虛的方面,兩者必須有機相結合。只重實際工作,輕視理論修養的結果,容易導致干部思想發生偏差;只認工資獎金,不注重工作作風、思想道德建設,難以樹立干部為人民服務的公樸意識,制約了干部自身素質的提高。
(四)督促力度不夠強。對干部的督促,主要靠紀檢部門,干部對干部、群眾對干部的督促往往流于形式,起不到實際的作用,收不到良好的效果。紀檢部門人員有限無法面面具到,干部與干部之間礙于情面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群眾對干部怕報復不敢行使督促權。督促力度的欠缺不強,容易滋生腐敗,導致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個別的腐敗分子的行為,卻損害了干部隊伍的整體形象。
三、加強鄉鎮機關干部隊伍建設的對策與措施
針對上述存在的有關問題和原因,如何才能從根本上加以根除,以提高鄉鎮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我認為解決的方法和途徑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從建立完善機制入手,以制選人、以制管人、以制律人,提高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