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位于浙江省東北部,是我國唯一以群島設市的地級行政區劃,素有“東海魚倉”和“祖國漁都”之美稱,人口96萬多。為深化拓展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制度、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不斷強化基層組織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能力、努力鞏固黨在基層的執政基礎,舟山市在2007年底普陀區桃花鎮先行試點的基礎上,2008年8月按照“網格化定位、組團式聯系、多元化服務、信息化管理、全方位覆蓋、常態化保障”的要求,在全市全面推行了“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工作,形成了“黨政主導、公眾參與、社會協同、上下聯動”的基層工作新格局,創新了黨在基層的執政方式。
一、背景與起因
近年來,舟山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明顯進步。同時,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改革的深入推進,我市與全國其它地方一樣,基層組織的工作基礎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黨在基層的執政方式和執政能力面臨新的挑戰。
1、基層黨建工作的發展,需要我們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不斷提高服務群眾的意識和實效。近年來,舟山市始終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大力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把提高黨員素質能力、發揮黨員主體作用作為關鍵環節,進行了堅持不懈地探索。2003年,我們開展了以“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致富能手培養成村干部”為主要內容的基層黨建“三培養”活動,其核心是如何帶領群眾、服務群眾的問題,是解決基層黨組織骨干的能力問題。2005年,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開展了以“黨群聯心、共創和諧”為主題的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工作,其目的在于充分發揮基層黨員尤其是無職黨員的作用,密切黨與群眾的血肉聯系,及時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但是隨著聯系和服務工作的深化,個體服務能力有限與群眾需求日益提高的矛盾也愈顯突出。為此,我們必須以群眾的需求為導向,進一步轉變基層黨員干部的工作作風,切實提高綜合性的聯系和服務能力,為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
2、群眾利益訴求的多元化,需要我們及時準確掌控基層情況,積極探索基層社會治理的新模式。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階層逐步分化,貧富差距有所擴大,各種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不斷積累,基層群眾的利益訴求趨向多元并且日益復雜化,部分群眾對黨員干部不夠信任、對經濟社會發展不夠支持,甚至引發大規模的上訪和群體性事件,進而影響社會和諧穩定、影響重大項目推進。但是,我們的許多社會管理服務還沿襲了計劃經濟時代以條為主、各自為戰的方式方法,而且隨著交通、通訊等手段的改進,基層黨員干部面對面做群眾工作少了,群眾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得不到準確傳遞、及時回應,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信息的不靈通、不對稱,久而久之,黨委政府對群眾的一些真實想法和利益訴求掌握得不全面、不準確,而黨委和政府的決策和意圖,群眾又不理解。這就需要我們強化寓管理于服務的理念,吸收各種社會治理模式中的合理成分,建立完善群眾工作的分片責任承包制,切實加強社會綜合治理,提高基層組織管理服務的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