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效與反響
“紅色1+3”主題實踐活動創造性地落實了中央關于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要求,初步形成了城鄉黨的基層組織互幫互助機制,使城鄉各類基層黨組織的黨建優勢有機結合起來,兩者互為補充,互相促進,實現了城鄉各類基層黨組織黨建工作的有效對接和良性互動,增強了基層黨建工作的生機與活力。各基層黨組織共享活動資源、共謀發展之路、共擔為民之責,使“紅色1+3”主題實踐活動成為各類黨組織之間溝通交流的“橋梁”,充當了融洽黨群、干群關系的“紐帶”。
(一)城鄉基層黨組織互幫互助、結對共建體系不斷完善。近2年來,太倉市所有市級機關黨組織、89個行政村、67個社區以及622家規模以上非公企業黨組織分別與相關黨組織簽約結對,參與率達100%,從組織措施上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結對共建體系,打破了原有基層黨組織相對分離、各自為政的局面,實現了機關(事業)、農村、企業和社區四個類型黨組織互幫互助、結對共建全覆蓋。實踐表明,統籌城鄉黨建工作主要依靠各級地方黨委的強勢推動,而“紅色1+3”主題實踐活動找準了城鄉黨建工作合作互動的結合點,有效激發了城鄉黨組織聯動聯建的內在動力。
(二)城鄉一體的基層黨組織網絡初步建成。通過開展“紅色1+3”主題實踐活動,實現了三個“打破”,變少量基層黨組織點對點結對,強與強結對,自上而下行政化結對,為一對多結對、互補性結對、交叉互聯自主化結對,城鄉一體化共建網絡快速形成。一是打破了原有的基層黨組織相對分離狀態,自成體系,互不交融的局面,城鄉各類基層黨組織在工作方式、陣地資源等方面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二是打破了現有按地域、單位為主設置黨組織的做法,探索采取村企聯建、村社聯建等方式建立黨組織。雙鳳鎮泥涇村黨總支通過與雪莉萊服飾等四個非公企業黨組織結對共建,最后經協商成立了村企合一的泥涇村黨委;三是打破了原有黨內任職的黨員組織關系須在該基層黨組織的局限,探索開展機關事業單位在職黨員到村、社區黨組織任虛職委員,村、企黨組織互派黨員交叉任職等。璜涇鎮黨委開展了“村企共建黨員干部交叉任職”活動,選派30多名鎮機關以及村、社區、非公企業黨員干部到其它類型的共建黨組織掛職。
(三)城鄉基層黨建資源配置有效優化。結對共建黨組織相互開放活動場所,共用硬件資源;相互選派黨員干部掛職交流,共享人才資源;相互交流黨建工作信息、行業市場信息及其他可相互公開分享的技術信息,共通信息資源等。一是按照“平等互助、雙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原則,實現城鄉基層黨建之間活動場所、公共設施等資源相互開放、優化組合、優勢互補。太倉市浦源化工有限公司黨支部與雙鳳鎮維新村黨委進行黨組織結對后,通過企業出活動經費、村提供培訓活動場地的方式,先后共同開展了4次黨員理論學習培訓活動;二是實現信息共享。開發建設太倉市基層黨組織建設信息管理系統,建立城鄉一體的基層黨建信息網絡,促進黨建信息共享;三是促進了人才資源共享。市有關部門選派了38名市級機關優秀青年干部到村、社掛職,選聘了131名優秀大學畢業生到村社工作,有效促進了基層黨員人才的合理流動。全市各基層黨組織共互派黨員人才短期掛職學習252名,相互提供專業人才指導幫助500多次;四完善了黨內互助幫扶制度。廣泛開展黨組織和黨員結對幫扶困難黨員、困難群眾活動,結對共建黨組織共同走訪慰問生活困難群眾2500多名。
- 2009-10-22提高城鄉統籌和區域協調發展水平
- 2009-10-10黨的組織體制創新是推動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舉措
- 2006-12-08泉州:全面推進城鄉統籌就業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