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黨建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的作用再次彰顯。各基層黨組織圍繞統籌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的目標要求,結合工作實際,推進跨區域、跨領域、跨行業合作,共同推進城鄉經濟、政治和文化社會事業發展。全市共建黨組織共同實施社會事業和經濟發展項目449個,互幫資金物資金額總計約2167萬元。一是助推農村經濟發展。機關和企業黨組織發揮自身優勢,引導農村黨組織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科技創新為動力,質量效益為目標,搞好農業產業布局規劃,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二是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通過結對共建活動,全市村級集體經濟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2008年村平均收入將超200萬元,同比增長35%以上。璜涇鎮雅鹿集團黨委在與雅鹿村黨委結對共建后,把助推村經濟社會事業發展作為重要合作內容,由企業出資800萬元建造的3100平方米村社區服務中心大樓和6000平方米現代化標準廠房已竣工,可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近70萬元。三是繁榮發展農村文化。通過開展送戲、送電影下鄉和各類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幫助農民群眾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培育良好的社會風尚。國稅局黨總支在與涂松村黨委結對共建后,主動投入10多萬元,扶持涂松村進行村文化活動中心建設項目,目前,該中心已順利結頂。四是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顒又?,有的單位幫助村搞好村莊建設規劃,有的單位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幫助村解決群眾關心的實際問題。市交通局公路處黨支部與雙鳳鎮慶豐村黨委結對共建后,出資30多萬元幫助慶豐村實現了村級主要道路路面硬化工程。
四、分析與評論
太倉市創新開展“紅色1+3”主題實踐活動,建構了適應城鄉統籌發展的組織鏈,發揮出兩級組織和黨員作用,實現了城鄉兩級“組織共建、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協調發展”,促成了該市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的基本建立,并以城鄉黨的基層組織為龍頭,實現了城鄉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
(一)“紅色1+3”主題實踐活動打破了城鄉黨建二元化格局,樹立了城鄉統籌黨建的新觀念。一直以來形成的城鄉分治的管理體制導致在黨建工作上也存在城鄉分割,使得城鄉基層黨組織建設呈現出二元化格局并導致了諸多弊端,也正是基于此,黨的十七大提出了要實現城鄉統籌發展。而“紅色1+3”主題實踐活動則是融城市、農村黨建于一體,以黨建工作“一盤棋”的理念,圍繞統籌城鄉發展的需要,全面開展城鄉大黨建,城市黨組織幫助農村黨員提升政治理論素質和科學發展能力,幫助農村黨組織提高黨建工作的吸引力和影響力;農村黨組織則利用自身優勢幫助城市黨組織學習群眾工作經驗,提高服務農村、服務群眾的水平,使得城鄉黨組織之間的互幫互助已蔚然成風,城鄉黨建互融的觀念深入人心。
- 2009-10-22提高城鄉統籌和區域協調發展水平
- 2009-10-10黨的組織體制創新是推動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舉措
- 2006-12-08泉州:全面推進城鄉統籌就業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