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員工分紅入股計劃。此計劃包括分紅、入股和“分紅入股”三種方式。分紅是在年終結算有盈余時,給予員工獎金或分配紅利。入股也稱員工持股計劃,是股份有限公司給予員工優惠的部分股權,使其成為股東。分紅入股是把分紅和入股制度相連,將一部分紅利改為股票給予員工,使員工既得到紅利又得到了股權。這種方案是使得員工由企業的被雇傭者,變為具有一定利益關系的所有者,把職工的利益更多的捆綁到企業中來,該方法對提高生產率有顯著的促進作用,還可以給組織帶來很多效益,例如團隊的溝通、成本的降低、競爭適應能力增強,并能夠提高勞資關系管理的彈性。
(二)提高工作生活質量,實現體面勞動。工作生活質量是指員工在組織中對個人需要所能得到滿足的程度。提高工作生活質量的目的是使員工的工作從沉重的勞作,轉變成為一種具有豐富意義和樂趣、講究質量的生活方式。主要方法有改善工作內容(實行工作擴大化、工作豐富化和變換工作崗位)、改善勞動條件、進行工作再設計等。提高工作生活質量可以帶來工作吸引力的提升、從根本上來看它是現代管理的一大進步,體現了在企業中對“人”的關注成為重要的組織目標。
(三)勞資協商會議。這是一種勞資雙方在平等地位上共同協商,優點在于擁有良好的溝通渠道,增加勞資雙方的相互信任和理解。此外,勞動安全衛生組織、員工福利組織等促進勞資雙方合作的形式。在勞資協商過程中,工會的作用應該得以突出加強,加強了工會的力量,有利于實現勞資雙方利益的均衡。
(四)員工代表參與。員工參與是現代企業組織立足于發揮員工的能力、鼓勵員工對組織成功做更多努力的一種管理方式。它使員工有機會參與組織的決策,主要形式有建立員工-經理工作委員會和員工擔任董事會成員兩種。對于全體員工而言,有利益代表參與管理和決策,顯然也是必要的。
(五) 財務參與。員工分紅、持股和利潤分享,都可以歸屬于財務參與,它可以保障員工的經濟利益。通過這些方法與措施,勞資關系得以改善,從對立到合作,實現了資本利益的最大化,也能夠緩解勞資矛盾,實現雙贏。
我認為,從建立現代產業社會的勞資關系路徑來看,這些做法是經濟發展勞動關系改善的必由之路,值得我國的非公企業學習和借鑒,它是化解勞資關系矛盾,實現社會和諧的必經的路徑。
三、調整勞動關系矛盾與政府擇抉
從上面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勞資力量對比嚴重失衡在一定階段內,通過市場規律自發調節,很難有我們期望的根本性轉變。但構建和諧社會,改變現狀況卻是我們必須努力的工作。從政府的基本價值取向看,政府必須對勞資關系有所作為。我國政府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基本價值取向是“效率優先、兼顧公平”。這樣的價值取向使得政府必須重視勞資關系的影響和穩定。政府作為超越于勞資雙方的公共權力,要綜合和代表雙方的利益、緩和雙方的矛盾,把勞資關系矛盾控制在既有的社會秩序范圍之內,保證社會經濟的穩定性和持續性。政府通過發揮制衡作用,促進建立和諧穩定的勞資關系。可以從下幾方面采取措施:
- 2009-08-04新勞資談判面臨六大難題 停擺噩夢是否會重現
- 2008-12-02湖里勞動保障信息員上崗排查企業勞資糾紛(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