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來提出要搞社會思維學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怎樣使一個集體在討論問題中能互相啟發,互相激勵,從而使集體遠勝過一個個不接觸別人的人的簡單總和。我自己在學術生活中,對這一點是深有體會的:一個好的集體,人人暢所欲言,思維活躍,其創造力是偉大的。而如果是“老頭子說了算”,其他人都處于壓抑狀態,這個集體就沒什么創造力。所以社會思維學的一個重點應是集體思維的激活。
——《致張育銘》(1993年9月3日),《錢學森書信》第7卷第344頁
八、關于中國的長遠發展戰略
戰略這一概念是有長久歷史的,即便去建立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戰略學,搞辯證唯物主義戰略科學也得從過去的有關著作中吸取有用的東西。吸取什么、拋棄什么,標準自然是:是否符合客觀實際……
——《致馬希良》(1984年1月24日),《錢學森書信》第1卷第325頁
中國共產黨人要看到國家的未來,考慮五十年后、一百年后,以至一千年后的中國與世界。要用世界水資源的7%,供養世界人口的22%,可是個大問題,必須及早計謀。
——《致錢正英》(1989年11月27日),《錢學森書信》第5卷第108頁
社會主義中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我們是以歷史唯物主義武裝起來的,我們要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有遠見之明,看到21世紀,看到建黨100周年!所以我們要注意現代生物科學技術的巨大發展,看到由此引起的又一次產業革命——第六次產業革命。我們要為社會主義中國搞第六次產業革命作準備。
——《致田紀云》(1992年11月25日),《錢學森書信》第7卷第40頁
我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問題是個難題,以前大家討論很多,但實際上各說各的,介紹局部情況,用外國的局部模式來套!這不是我們所要的發展戰略,也不成其為戰略。
——《致黃麟雛》(1984年6月11日),《錢學森書信》第 1 卷第455 頁
科學技術的發展給文藝的表達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科學技術人員心目中有十幾個二十個世界可以描述,等待著文學藝術家們用他們那些最富于表達能力的各種手法去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文學藝術。它將把我們引向遠處,引向高處,引向深處,使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境界有所發揚提高。
——《科學技術現代化一定要帶動文學藝術現代化》,《錢學森講談錄》,九州出版社2009年版第69頁
我們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對文化建設這件事要進行認真的、科學的研究,要用系統工程的方法來研究。一定要有一個統帥的指揮的部門,統籌來考慮,然后大家分頭去干。沒有統一的考慮,不用系統工程的方法作出計劃,那將來可能會造成損失。
——《美學、文藝學和文化建設》,《錢學森講談錄》第 84 頁
- 2009-11-12“錢學森之問”并非無解
- 2009-11-12“錢學森之問”答易行難
- 2009-11-10錢學森的“爭”與“讓”
- 2009-11-09錢學森見“萬人同浴”肯定會搖頭
- 2009-11-06錢學森的愛心、憂心和擔心
- 2009-11-04從錢學森的“原則”中感悟到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