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輿論引導新格局的對策
1.加強對傳統主流媒體的升級改造
與新媒體相比,傳統媒體具有資源優勢、品牌優勢、專業優勢和人才優勢,在廣大受眾中享有較高的公信力和影響力。而新媒體方便快捷的傳播方式、多元的傳播渠道和廣泛的受眾,使其傳播的信息具有海量性、時效性和互動性等優勢。可以說二者各有所長。因此,加強對傳統主流媒體的升級改造,利用新興媒體的手段和內容來豐富、補充自身的局限,實現新舊媒體之間的資源共享、融合發展無疑是一條共贏的道路。新興媒體的出現,帶來的是傳播渠道的更新和傳媒技術的飛躍。所以,傳統主流媒體在充分發揮原有信息權威、采編正規、基礎堅實的優勢的同時,更要適應形勢的發展變化,抓住技術革命的契機,在數字化轉型道路上積極探索,按照新的媒介產業發展邏輯去打造新的運作體制、運行機制和運作架構。要進行信息技術更新換代、基礎設施改造升級,探索運用新的技術手段,建立技術平臺,實現立體式采訪、專業化編制、多媒體集成、多終端推出,建立健全立體交叉、功能互補的輿論引導網絡。傳統主流媒體也可以借助網絡、論壇等多種方式與讀者展開互動交流,使所發出的社會主流輿論通過互動的方式向社會各個層面擴散,從而形成更大的社會影響力。目前,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傳統主流媒體都實現了報網結合,并開通了手機報等,在此方面已經進行了有益嘗試。
2.全力打造民間綜合性門戶網站
就新媒體來說,當務之急是要重點扶持和打造一批具有較大公信力、廣泛影響力和強大生命力的強勢民間綜合性門戶網站。政府應考慮通過資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把那些受眾廣泛、影響力大的地方新聞網站,甚至是那些瀏覽量大的商業網站納入扶持的視野,形成一批“政府管得住、網民信得過”的強勢新聞網站或新聞頻道,并以他們為陣地,傳遞主流聲音,主導和引導網絡輿論。
首先,網站可以借鑒傳統媒體的新聞發稿制度和把關程序,論壇博客的內設欄目、板塊等可以嘗試從傳統媒體里聘請政治業務素質相對較高的編輯記者擔任主持人。重視對各種信息源的整合使用和嚴格把關,堅決杜絕有損媒體信譽的有害信息和垃圾信息通過網站傳播。其次,利用傳統媒體的品牌優勢在網絡上努力打造新的品牌欄目,形成新的品牌效應。既可以開設與報紙上同一類型的不同名稱欄目,也可以把報紙上的名牌欄目“搬到”網站上;既可以把報紙上的熱點話題放到網上討論,稿件在網上首發,也可以把網友的觀點經整理歸納后在報紙上刊發。再次,通過舉辦活動,形成網上新焦點。報紙的許多公益活動和品牌推廣活動都可以借助網絡開展,通過報網聯合舉辦社會活動和品牌策劃,在網上形成新的視覺焦點來延伸品牌影響。這樣不但可以擴大活動的影響,還可以擴散報紙的品牌,同時又起到了塑造網絡媒體新品牌的作用,可謂一舉多得。
3.加強新聞從業人員和公眾的媒介素養教育
歷史的經驗反復證明,輿論導向正確,是黨和人民之福;輿論導向錯誤,是黨和人民之禍。當前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西方敵對勢力對我意識形態領域的滲透更加明顯,新聞輿論領域的斗爭更趨激烈、更趨復雜。因此,廣大新聞宣傳工作者要強化自身的思想政治修養和業務素養,積極引導正面輿論,幫助公眾形成對社會環境的正確認知。同時,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社會公眾人人都有可能成為信息的傳播者、發布者。而網絡傳播的特殊性使任何人只要進入網絡,就可借助虛擬身份暢所欲言,沒有技術、文字的把關,缺乏道德的約束,這給一些謠言傳播者提供了機會。在此種情況下,加強公眾的媒介素養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首先,要使公眾增強對媒介信息的鑒別能力、免疫能力和批評能力,自覺接受媒介所提供的積極信息和科學知識,識破落后的、虛偽的、消極的媒介信息,并能自覺地對那些消極信息進行抵制和批判。其次,要使公眾科學合理地利用媒介享受生活、發展自我、服務社會,遠離和抵制濫用媒體的行為。總之,開展傳媒素養教育,既有利于從媒體角度來進行輿論引導,也有利于提高公眾對正向輿論的認可度和對負向輿論的免疫力,還有利于提高政府利用媒體了解情況、調控輿論的水平和能力。
(黑龍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中心 執筆:朱偉光 戴巖 李庚)
- 2009-11-19以創新思維構建輿論引導新格局
- 2009-10-15蔡小偉:借力學教 大局下提升輿論引導能力
- 2009-09-03與其"引導輿論"不如"被輿論引導"
- 2009-03-09從“三點新聞”看輿論引導力
- 2009-03-09都市報如何提升輿論引導力
- 2007-12-21省新聞界座談提高輿論引導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