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上來說,相當一部分企業,特別是較大型的企業的恢復發展還需要增強后勁。
第二,小企業經營增長幅度不大。中國經濟目前已經進入品牌和實力時代,壟斷性企業、有影響力的企業發展更快。但是,目前中國中小企業有幾百萬家,它們承擔著繁重的就業任務。這些中小企業融資難,發展始終受到限制。特別是不少中小企業承擔了地方政府的一些基礎性項目,這些項目的中央政府投資資金到位了,但是地方政府資金不能到位,或者不能完全到位,因此拖欠工程款現象比較多。而這些企業為了得到項目,也不敢向政府多提要求,進而嚴重影響了中小企業的發展。
實際上,中小企業受到“雙重壓迫”,一方面是融資難,另一方面是開拓業務回收貨款難。盡管國家在鼓勵發展村鎮銀行,包括支持擔保公司,但這都是最近的事兒,作用也相當有限和滯后。
第三,就業難。前些年高校一直在擴招,這使得高校畢業生越來越多,就業問題也就越來越成為全社會的壓力。大企業在減員減薪,中小企業無法擴大就業。因此,那么多年輕人要靠父母來養活,增加了父母以及整個家庭的壓力,而現在的家長是寧愿犧牲其他消費也不愿影響孩子教育。擴大內需很重要的是要擴大就業,提高工薪階層的收入,但是這對眾多中小企業來說很難做到。
鑒于以上原因,筆者認為,未來一年中國的經濟還是要以促增長為目的。因為,只有經濟增長了,社會經濟中的許多問題才能得到解決。
由于幾十年一直在企業工作,筆者認為,當今中國不缺乏勞動力,關鍵是缺乏資本,或者說是缺乏資金。雖然說我們現在的銀行存款比較多,但人均也就是兩萬元左右。中國經濟中流動的貨幣總量不小,但中國要做的事情很多,比如說很多基礎設施還比較差,特別是城鄉的基礎設施。而這些要靠地方政府“吃飯財政”來解決,是根本不可能。投資不能擴大,就業就不能擴大,所以這么多年,筆者始終對一些動不動就說經濟過熱的說辭,有很大異議。
今年是建國六十周年,筆者曾經多次提出,建國后的前三十年,計劃經濟為中國經濟做了基礎性的準備,改革開放三十年實際為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作了鋪墊。形象地說,中國經濟之車是從鄉間小道走上等級公路,今后應該走上高速公路。
中國經濟真正高速發展應該是本世紀初這二三十年,較長時間應該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只有按此發展,中國的很多問題,像環保問題、教育問題、基礎設施等問題,特別是就業和社會保障問題才能夠不斷得以解決和完善。
中國進入主要靠需求拉動經濟增長的時日還早,尚需數十年時間。因此,必須進一步加大投資。問題的關鍵是要為投資找好著力點。筆者認為,在相當長時間內,中國調整的重點是改善結構,最主要的是城鄉結構。
對此,以等級公路為主的交通設施、小城鎮和新農村建設應該成為未來投資的主要著力點。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將投資轉化為資本,轉化成居民的收入。盡管現在又有了通貨膨漲的擔憂,一些專家喋喋不休地提出防止資產價格泡沫的增大,防止通貨膨脹,建議要搞好宏觀控制,實際上就是要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本人認為,由于中國目前不少行業的產能過剩,通脹只是暫時和能夠接受的。
(作者單位為洛陽春都集團)
- 2009-12-07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 強調促進發展方式轉變
- 2009-12-07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放寬城鎮戶籍限制
- 2009-12-07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 強調政策連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