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力發展手工業。手工業是機器工業的前身,在我國歷史悠久,作用顯著。朱德一直十分重視手工業的發展,認為手工業是國營工業不可缺少的幫手。他指出:手工業在為農業生產、工業生產、基本建設和交通運輸業服務,滿足城鄉人民的生活需要,供應部分出口物資,解決部分勞動力就業和為國家積累部分建設資金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作用。手工業不僅過去和現在,而且在今后很長時期中,都將是國營工業不可缺少的助手。 大工業未建成之前,小的可發揮它的作用。 對于手工業的生產方式,他建議組織手工業生產合作社。他認為:“(一)生產合作社,可以解決勞資問題,按勞取酬,自己作老板,自己作社員,不剝削人,也不受人剝削,國家只作臨時借貸,或較長期借貸。(二)失業問題可以解決一部分。(三)可能由社員中訓練熟練工人轉入國家工廠。”
(二)積極推進輔助性行業的發展
在強調大力發展緊貼國情的工業的同時,朱德也積極倡導在其它行業發展有利于工業發展的相關產業。這里需要著重提到的是他對經濟型大農業和對外貿易的關注。
1.大力發展經濟型大農業。朱德根據我國是農業大國的特點,提議要大力發展農業,而搞好農業的目的除了解決群眾的吃飯問題外,就是為了促進工業的發展。他說,農業是發展工業的基礎,農業搞好,工業才能發展。 農業生產必須在發展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經濟作物和多種經營。只有經濟作物和多種經營發展了,農業才能為工業提供更多的原料,為國內市場和對外貿易提供更多的商品,才能更好地實現城鄉互助、內外交流,才能使農村經濟進一步活躍起來。 他進一步提出,農場除發展主業外,還要因地制宜地發展多種經營,農、林、牧、禽等都要發展起來。要進行技術革命,使用和改裝適于當地的耕作機器,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 國營農牧場必須搞多種經營。無論是以糧食、經濟作物為主的農牧場,還是以畜牧業為主的農牧場,都應該因地制宜地把農、林、牧、水產、副業、飼養家畜家禽、飼養野畜野禽和開礦挖煤等結合起來。
2.積極推動對外貿易的發展。在工業化道路中,要想少走彎路,我們就必須積極從國外引進技術、設備,而這需要開展對外貿易。朱德一直強調對外貿易的重要性。他說:發展對外貿易有重大的經濟意義和政治意義。我們要通過發展對外貿易,來換回我們所缺少的技術裝備和其他必要的物資,以便更快地建立我們的家務,促進我國生產事業的發展和就業問題的解決;從經濟發展趨勢來看,對外貿易的發展也是必然的。 在對外貿易對象上,他撇開了政治上的歧見,主張要同世界上所有國家發展貿易關系。他說:對兄弟國家要互相幫助,互通有無,同時,也要和日本等亞非國家發展貿易。 在對外貿易的產品種類上,朱德強調必須大力發展出口商品生產,不應局限在農產品和農副產品的加工品上。在內銷和外銷的關系上,他強調內銷一定要服從外銷,擠出一些東西來出口是完全可以的。 在對外貿易的方式上,他指出,要充分利用加拿大、香港、新加坡等國際自由市場,發展轉口貿易。 我們還可以同美國、法國等發達國家訂立長期合同,用以貨換貨的方式進行貿易。 而對于對外貿易中出現的問題,他指出我國的對外貿易為什么總是“爬”不起來?就是因為從思想上總想獨立搞。只強調自己制造,不要進口,這不是先進思想,而是保守思想,應當克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