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縣龍坑鎮共青社區居民劉永才說,以前去政府辦事是找人難、辦事難、辦成事更難。上面說黨員是公仆,要為人民服務,可到下面就是不好好執行。貴州省社科院研究員熊宗仁認為,這幾年,某些地方基層黨員干部的宗旨意識淡漠了,和群眾的血肉聯系也在淡化。基層黨建只就黨務講黨務不符合實際,群眾不會滿意也很難接受。
遵義“服務型黨組織”以“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服務發展”為創建主題,緊緊圍繞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礎、群眾基礎和經濟基礎,對黨組織的服務功能進行了明確定位,通過建立四級服務網絡體系,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服務功能、服務能力、民主水平、工作水平,以及黨員和群眾的滿意度。據了解,截至目前,遵義市14個縣(區、市)均建立了黨務服務中心和信訪維穩服務中心,243個鄉鎮(街道)全部建立了黨務政務服務中心,70%的村(社區)和村民組建立了綜合服務站及便民服務點。
記者在遵義、湄潭、余慶、綏陽等縣采訪時看到,服務型黨組織創建同樣激發了黨員的活力,黨員的基本權利得到保障、活動空間得到擴展,榮譽感、使命感增強,主體作用發揮出來了。
正面典型鏈接之三
給外出打工黨員一個流動的“家”
半月談記者 王立武
“流動黨員沒戶口,年底來了年外走。”作為皖南人口最多的縣,安徽歙縣10萬多外出務工人員中,僅農村流動黨員就有1712人。針對外出流動黨員“無人管”的問題,安徽省歙縣縣委積極探索,逐步形成一整套成效明顯的流動黨員管理長效。
針對“無人管”
據歙縣縣委組織部統計,2005年以前,歙縣流動黨員中,未按要求交納黨費的約占11%,31%的黨員沒有與原黨支部保持聯系,80%左右的外出黨員不能參加流入地黨組織的組織生活。歙縣縣委組織部長焦長龍認為,必須堅持抓好黨組織設置,為流動黨員建立一個“家”。幾年來,歙縣在上海、浙江杭州等地成立黨總支、支部、小組共14個,使外出流動黨員深深感受到組織的關心和溫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