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統籌兼顧,創新機制,在工作實踐中探索轉型發展新路子
轉型發展是個系統工程和長期任務,必須統籌兼顧,超前謀劃,持之以恒,長抓不懈。
1.未雨綢繆,及早規劃。轉型發展是資源型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不轉型必然會陷入 “礦竭城衰”的困境。因此,我們借鑒國內外資源型城市轉型成功的經驗,充分發揮資源穩定開采階段的各種優勢,抓住國際、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的歷史機遇,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及時制訂了全市轉型發展規劃,努力掌握實現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主動權。
2.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改革開放是轉型發展的巨大動力。這幾年,我們不斷創優發展環境,努力營造了“重商、親商、安商”的良好氛圍,先后吸引了臺灣富士康、香港華潤、德國北威州RWE公司以及中海油、中石化、中煤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來晉城落戶。這些大企業、大項目、大集團的引進落戶,為我市的轉型發展起到了牽引拉動的火車頭作用。
3.注重科技,尊重人才。不斷強化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的思想認識,大力實施科教強市、人才強企戰略,堅持把科技和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特別是把職業技術教育作為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培養、培訓和引進了一大批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和實用技術人才,為轉型發展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撐。
4.注重生態,優化環境。我們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轉型發展的重要內容,堅持以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為重點,深入實施藍天碧水工程。先后關停了500多家污染企業和節能減排不達標的企業。2008年市區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達到347天,位居全省前列。扎實推進造林綠化工程,重點狠抓了通道綠化、交通沿線荒山綠化、城市綠化、鎮村綠化和企業綠化,完成高等級公路沿線、白馬寺山和城市可視荒山綠化任務,提高高速公路出入口、互通口、城市出入口綠化標準。森林覆蓋率達到35.7%,市區綠化覆蓋率45.8%,綠地率43.2%,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5.5平方米,榮獲全國綠化模范城市稱號。
5.注重安全,促進和諧。在轉型發展中,我們始終把安全生產放在第一的位置,認真落實企業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政府的安全監管主體責任,使安全生產保持了總體平穩態勢。2009年億元GDP安全生產事故死亡率、工礦商貿10萬從業人員死亡率、萬車死亡率、煤炭百萬噸死亡率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2.8%、89.1%、16.6%、93.5%,為轉型發展提供了較好的安全環境。與此同時,深入推進“五大惠民工程”、農村“五個全覆蓋”和實事工程,著力抓好教育、就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住房等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保障人們在轉型過程中有穩定的生活條件和安定的社會環境。
6.統籌城鄉,協調發展。按照中心城市、縣城、建制鎮、新農村“四位一體”的思路,進一步加快中心城市基礎設施、特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步伐。修編完善了城市的總體規劃,將市區規劃 “六位一體”、帶狀向心、聯動發展的城市空間格局。加大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推進特色城鎮化建設,完善基礎設施,提高服務功能,帶動了農村區域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以城鎮化帶動農村勞動力就近轉移和農民創業。加強新農村建設,堅持“抓住兩頭、帶動中間、重點突破、整體推進”的方針,全力打造全省新農村建設樣板區,重點搞好環城高速公路周邊區域的村鎮規劃和產業規劃,促進這一區域的城鎮和新農村向中心城市融入,中心城市向外輻射,努力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
(作者:山西省晉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 2008-03-15林武代表: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要有具體政策
- 2007-11-29溫家寶主持國務院常務會 部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