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高:科學制度反腐的最佳時期
www.hxt111.com?2009-12-23 11:21? ?來源:人民網-《人民論壇》
我來說兩句
歷史原因是:以君主專制為核心的倫理型政治,在中國占統治地位并長期延續。數千年來,人們可以對現存的政治狀況進行激烈的批判,主張各種政治改革甚至進行政治“革命”,但很少有人對這種以人治為基本特征的君主政治的根本點發生懷疑。君主專制、中央集權、自上而下的官僚網絡等等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即使存在著政治腐敗現象,也不過是帝王、官僚的道德品質問題,關鍵在于使統治者——權力握有者保持或恢復他們內在的賢明、善良。之所以產生如此認識,都是基于一個基本的理論前提和思想信念——人性本善。恰恰相反,在地球另一端的發達國家,為防止政治權力的擴張、壟斷和專制,卻進行著另一種探索,即建立法理型政治體制,全力謀求對政治權力的外部制約。所以如此認識,也是基于一個基本的理論前提和思想信念——人性本惡。
顯而易見,發達國家與中國在防范權力異化、政治腐敗上所走的路線是有所不同的。但如何評價這兩種路線的社會效果呢?無疑,這兩種路線在其歷史發展中都有過自己的光榮,但從歷史必然性和現代社會發展的趨勢看,應該說,倫理型路線過于理想化,它將希望寄托在某些領袖的重視與官吏的自律上,因而往往只能在某些時期或某些個人身上發生作用。中國古代的太平盛世大多出現在王朝之初,而其清官又寥若晨星便是最好的說明。
相比之下,發達國家的法理型路線則以其突出的穩定性、常規性而更貼近于實際。世界上所有清廉國家在近現代,幾乎無一例外地建立了一整套相關的法律制度,來防止、消除政府官員貪污受賄、以權謀私等腐敗現象,其中諸多成功經驗足以證明廉政制度化的必要和可行。當然,在發達國家的發展歷程中,也有過政治黑暗和官員腐敗,但其主要原因在于制度的不完善與制度未得到切實執行。而這又從事物的另一面向我們昭示:建立制度必須科學有效,執行制度必須具有剛性。
相關新聞
- 2009-12-19巴基斯坦反腐機構出臺禁離境名單 防長榜上有名
- 2009-12-18深入開展反腐倡廉
- 2009-12-18“反腐雜文”
- 2009-12-172009熱門案件:網絡反腐初試鋒芒 暴民亦不鮮見
- 2009-12-17“網絡反腐”:利器還是猛獸?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