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五軍團7月8日凌晨向南雄縣境內的水口方向開進,與國民黨軍兩個團開戰。次日,粵軍八個團的援軍抵達水口戰場,國民黨軍力量增至十個團。紅軍對此卻并知曉,紅五軍團仍按原計劃實施攻擊,結果傷亡很大,直至紅軍獨立第三、六兩師到達,才穩住戰局。紅軍主力兩天后到達水口,國民黨軍隊退入南雄,戰役結束。
水口戰役從最終結局來看,紅軍是勝利了,但毛澤東認為那是一次“打贏了的敗仗”,他說:“我們歷來就不歡迎這種勝仗,在某種意義上簡直還可以說它是敗仗。”
高興圩戰斗:損失兩個師長
高興圩戰斗是紅軍在第三次反擊國民黨軍隊包圍作戰中的一次戰斗。毛澤東、朱德1931年9月7日指揮紅一方面軍第三軍團、紅四軍、紅三十五軍向高興圩發起攻擊。兩天的戰斗過后,國民黨軍傷亡2000余人,紅軍傷亡2200余人。國民黨軍占據的地形比紅軍有利,紅軍不僅地勢不利,兵力也不夠集中,而且此前徒步涉水過高興圩以西河流時,遭遇了攻擊,損失較大。
紅軍久攻不下高興圩,兵力漸減,就撤出了戰斗。高興圩之戰,紅軍損失了兩個師長,即紅四軍第十一師師長曾士峨,紅三軍團第四師師長鄒平。
土城戰斗:情報失誤
紅軍在1935年1月的中共遵義會議后,分三路向赤水河以東地區推進。毛澤東見那一帶道路兩邊都是山谷,便同朱德、周恩來、劉伯承等蹉商,如果國民黨川軍郭勛祺的追兵孤軍深入,紅軍可以在土城以東的青杠坡埋伏兵力將之圍殲,這樣紅軍下一步的北渡長江就無后顧之憂了。這場戰斗以紅三、五軍團為主力。
戰斗在1月28日打響后,郭勛祺的川軍中埋伏遭到重創。但幾個小時激戰,川軍戰斗力絲毫減弱的勢頭,川軍的后續部隊又迅速趕到。紅軍總部立刻派陳賡、宋任窮率領軍委縱隊干部團上前增援,朱德總司令在前線指揮。原已北上進攻赤水城的紅一軍團也回師增援,方才穩住了紅軍的陣地,但這一仗最終沒能消滅土城附近的川軍。
紅軍后來從俘獲的川軍士兵處得知,原來的情報有誤,郭勛祺的川軍不是四個團六千多人,而是六個團一萬多人。
茅臺戰斗:寡不敵眾
茅臺戰斗發生在紅軍二渡赤水后。紅軍主力1935年3月進軍茅臺以南,但是國民黨有三個師的兵力,附近又有援兵。紅軍敗退,并于第二天第三次度過赤水繼續長征。(王力聞 摘自《中華傳奇》)
- 2009-12-22《奠基者》為央視開年戲 何明志最后演繹毛澤東
- 2009-12-22毛澤東號召2000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
- 2009-12-21賀子珍與毛澤東:贛閩七載夫妻情
- 2009-12-20毛澤東遺物館新添千余軍表 葛振林楊利偉贈表現身
- 2009-12-18毛澤東談從歷史文化中學習工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