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促進物質文明與生態文明建設和諧發展。堅持不懈地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提出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實行環保優先、節約優先,全面推進綠色江蘇和生態文明建設,連續三年的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減排指標,有5個城市獲得國家生態市稱號,18個城市獲得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稱號,分別占全國的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
經過30年的艱苦奮斗,江蘇全面小康社會建設取得了重大成就,胡錦濤總書記殷切期望江蘇在科學發展道路上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繼續當好改革開放的排頭兵,朝著兩個率先的目標奮勇前進,把江蘇的明天建設得更加美好。圍繞推動科學發展、建設美好江蘇的目標,全省人民正在為率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和而不懈奮斗,努力把江蘇建設成為經濟更加發達、文化更加繁榮、生活更加富裕、環境更加優美、社會更加和諧的省份。
一是牢固確立科學發展的鮮明導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強化科學發展的政策導向、工作導向和考核導向,著力轉變不符合不適應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著力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在科學發展道路上加快建設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二是大力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以調高調優調強為基本取向,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著力提高集約發展水平。加快發展創新型經濟,促進發展方式轉變,增強科技創新驅動力,推動江蘇制造向江蘇創造提升。大幅度提升江蘇經濟的綜合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著力提高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更高質量“引進來”,更大步伐“走出去”,進一步提高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三是努力提高城鄉、區域統籌發展水平。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積極推進城市化,促進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抓住長三角經濟一體化和我省沿海地區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機遇,在更大范圍優化生產力布局,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四是堅持以改善民生為重點加強社會建設。繼續實行富民優先,千方百計增加人民群眾收入,落實就業惠民、創業富民、社保安民各項措施,增強改善民生的普惠性、制度性、長效性,使人民群眾感到生活每年都有新改善,一年更比一年好。深入實施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積極創新社會管理、提高法治江蘇、平安江蘇建設水平,確保社會和諧穩定。五是持之以恒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綠色經濟、加大節能減排工作力度,深入推進生態省建設,更加自覺地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讓江蘇的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人居環境更優美。
現在,江蘇正處于全面建設更高水平小康社會,為基本實現現代化夯實基礎的關鍵階段,本次研討會在江蘇召開,對我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兩個率先是有力的推動,我們決心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沿著鄧小平同志開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闊步前進,努力把江蘇的明天建設得更加美好,為全國發展大局做出更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