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全國開展“質量和安全年”活動,是黨中央、國務院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做出的重大決策。全國質檢系統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緊緊圍繞“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大局,切實把開展“質量和安全年”活動作為今年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員動員,全力以赴,努力使“質量和安全年”成為質量宣傳年、質量提升年、質量服務年、質量整治年和質量建設年。在全國各地方、各部門、廣大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質量和安全年”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效,開創了質量振興的新局面。
一是質量宣傳有新聲勢。全國質檢系統在宣傳部門的支持下,大力宣傳黨和國家關于質量工作的方針政策,宣傳質量法律法規和有關知識,宣傳有社會責任感、講誠信、質量好的典型企業。中央各大媒體、網絡媒體持續報道各項活動,并開辟專欄特刊,進行立體化、系列化的宣傳。全國質檢系統舉辦各類宣傳咨詢活動2萬余次,印發各類宣傳資料1000多萬份,有104萬人參與了由質檢總局舉辦的“全國質量知識競賽”。質量宣傳提高了全民質量安全意識,營造了全社會關注質量安全的良好氛圍。
二是質量提升有新進展。質檢總局與工信部、國資委共同加大了動員企業發揮主體作用的力度,全國有65萬家企業開展了各具特色的“質量和安全年”活動,有1萬多家企業實施了“質量對比提升工程”。全國有14個省實施質量興省戰略,2024個市(縣、區)開展了質量興市活動。有21個省和副省級市設立了政府質量獎。甘肅省人民政府積極推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責任制度,浙江省推進“品牌大省”建設,山東省推動創建優質產品生產基地,四川省實施質量興川戰略,重慶市實施了“百千萬質量管理提升工程”。經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全年產品實物質量抽樣合格率達到94.6%,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
三是質量服務有新成效。全國質檢系統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加大服務力度,充分發揮質檢系統人才、技術、信息等優勢,廣泛開展教育培訓,幫助企業建立健全標準、計量、認證認可、檢驗檢測、質量管理體系。全國質檢系統共采取服務措施980項,共幫扶企業近26萬家,培訓企業管理人員70萬人次,培訓地方行政管理人員10萬人次。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促進外貿發展,質檢總局及時提出了“服務外貿穩定發展若干要求”,改善貿易便利化環境,加強對國外重大技術性貿易措施的協調應對,積極推動我國產品出口,促進13個國家和地區解除了對我國30多種出口食品農產品的限制。
- 2009-12-27質檢總局原局長李長江復出 曾因“三鹿事件”辭職
- 2009-12-19國家質檢總局在閩召開支持地方口岸建設現場會
- 2009-12-11國家質檢總局助推福建企業跨越國外技術壁壘
- 2009-12-11福建省茶葉質檢中心在武夷山成立
- 2009-12-10農業部將在全國建設1200個縣級農產品質檢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