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共產國際與中國抗日戰爭的關系
學者認為,抗戰期間雖然共產國際與中共在一系列問題上存在分歧,但應該承認共產國際對中國抗戰勝利作出了貢獻。
共產國際與中共關系的歷史性轉折,發生于“九一八”事變之后,特別是1935-1945年之間,所以抗戰期間共產國際與中共關系問題的研究,成為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關系史研究的重點。學者們根據目前公布和披露的一些史料,對有關問題作了較為深入的研究。
關于西安事變,以往學者認為,中共在事變前后轉向實行統一戰線政策是莫斯科所建議和指示的,并且季米特洛夫還對中共中央的領導能力表示懷疑,擔心中共會妨礙統一戰線的建立。楊奎松認為,實際情況是,共產國際和斯大林對政策轉變幅度的認識是不完全一致的,季米特洛夫對中共徹底轉向統一戰線的政策持保留態度,他擔心的不是中共會妨礙統一戰線的建立,而是中共會被統一戰線所淹沒。
關于延安整風,以往的研究只是從中國的角度來解讀這一事件及過程,對于共產國際的態度,至多是一般地推測莫斯科對此十分不滿。延安整風正是整個抗日戰爭期間共產國際與中共關系問題的核心。楊奎松認為,實際上,共產國際對于發生在延安的一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并沒有給予高度重視。由于蘇德戰爭的關系,莫斯科這時主要關心的,還是如何維持國共兩黨的統一戰線,以確保中國繼續抗日的問題。1943年底蘇軍轉入反攻后,季米特洛夫開始對延安整風作出了反應,委婉地批評了中共的統戰政策和在黨內所實施的斗爭,要求毛澤東不要展開反對周恩來和王明的斗爭。這種批評,是因為蘇聯情報機構提供了并不十分準確的有關整風的情報。即便如此,毛澤東還是適當調整了整風的政策措施,并沒有造成中共與莫斯科之間的關系惡化。
黃一兵研究了抗戰期間的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問題,認為它參與領導東北抗戰,努力貫徹落實共產國際七大路線,積極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正確抗戰路線,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和發展,對抗日戰爭作出了重要貢獻。
- 2009-11-28共產國際作出“中國問題”的決議案
- 2009-11-26青年共產國際成立
- 2009-11-25反共產國際協定簽訂
- 2007-11-06長征中召開的遵義會議獲得共產國際首肯經過
- 2007-09-19珍聞:共產國際曾阻止南昌起義 起義被迫推遲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