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是農業、工業和第三產業共同作用的結果,扎實的產業基礎和合理的產業結構是城市化的有力支撐。從我省情況看,當前已進入工業化中后期階段,人均GDP步入中等收入國家水平,新農村建設已有一定基礎;農業現代化建設和規模經營的發展,提高了農村勞動生產率;現代服務業發展迅速,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推進新型城市化建設條件具備、基礎良好,必須不失時機促進城市化提速提質。
二、把推進新型城市化作為統籌“三農”發展的重要抓手
溫家寶總理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解決“三農”問題,從根本上說,在于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在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的同時,進一步加強農業基礎地位,推進農業現代化,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我們必須把推進新型城市化作為統籌“三農”發展的重要抓手,城鄉聯動、統籌謀劃,通過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支撐工業化、城市化發展,進而以工業化、城市化帶動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
一是把推進新型城市化與加快農業現代化結合起來。緊緊圍繞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在推進新型城市化進程中更加注重強化農業的基礎支撐作用,防止出現耕地“非農化”、農業“副業化”、農民“兼業化”、農村“空心化”等現象。更加注重加快農業產業轉型升級,走資源集約、資本密集和技術密集的內涵式發展道路,全面提升農業核心競爭力。更加注重拓展農業的生產、生活、生態等多種功能,豐富農業的產業內涵,創新農業的經營業態,滿足城鄉居民多樣化需求。更加注重立足省情實際,發揮好城市對農村的輻射帶動作用,在加快培育現代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同時,促進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加快向市民轉變。
二是把推進新型城市化與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要堅持新型城市化與新農村建設良性互動。新農村建設是實現農村“就地城市化”的基礎和前提,農村“就地城市化”是新農村建設的方向和高級階段。要堅持走城鄉統籌的城市化道路,統籌規劃、同步推進城市化與新農村建設,將政府的公共資源更多地投向農村,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和農村公共事業,促進城鄉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向農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促進大城市、中小城市與鎮村協調發展,使城市化成果更多惠及廣大農村和農民。既讓留在農村的人能夠安居樂業,又為城市化的健康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 2010-01-20“空中華西村”矗立在農村城市化困局上
- 2010-01-08新型工業化和城市化助力湖南成經濟強省
- 2009-12-28都市圈引導城市化破解分配難題
- 2009-12-22新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的“農民工”問題
- 2009-12-16配套設施跟不上城市化腳步 不少“奪命路”待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