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實邊”、“科教支邊”與“司法固邊”
www.hxt111.com?2010-01-29 08:32? 王勇?來源:檢察日報
我來說兩句
與這個意義上的“科教支邊”緊密相關的是“司法固邊”。定點高校法學院可嘗試開設“雙語法學實驗班”,即在法學本科生中開設維語和藏語法學課程。應該說,在“教育部”已經確定的10個“法學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其中在西部地區確定的三個僅有的實驗區是西北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和甘肅政法學院)中,甘肅政法學院最具優勢。其中的一個優勢或者說特點是影響歷代任何一位中央決策者的“前結構”——那就是隴(甘肅)在中國政治地緣中的特殊的“歷史-地理位置”。關隴地區“據天下之上游,制天下之命者也”。隴原宜耕宜牧,兼具農牧兩種文明生成、交融的特征;隴還是維系著漢族和中國最重要的幾個少數族群——回、藏、蒙、維的民族紐帶和融合通道。因此,“在西戎,保西垂”,便成了隴在中國政治地緣戰略中的集中體現。
如果這樣的“雙語法學實驗班”的畢業生能夠順利地在青藏地區和新疆的基層政法機構去就業,那么,他/她將最有可能成為中國新時期的第一支強大的“司法邊防兵”。他們會通過“馬背上的法庭”、“駱駝上的法庭”、“摩托車上的法庭”以及“炕上法庭”來將中國法制統一的理念、國族(家)認同的意識傳播到邊疆,這已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送法下鄉”了!西北地區尤其是陜甘寧地區的法學畢業生,可能會在目前就業形勢極為嚴峻的情況下找到自己的歸所。從某種程度上講,這既解決我國西部地區的“法官荒”、“檢察官荒”,同時也為我國當前法學教育中存在的嚴重的結構失衡問題提供一個可資借鑒的應對思路。
(作者為西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副教授)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