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企業各司其責
怎樣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怎樣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具體說,怎樣提高普通職工的工資水平?
提高普通職工工資水平,要盡快出臺相關政策。馬元祝建議,國務院及發改委應進一步采取有力措施,盡快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見》,重新制定國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相關標準和政策。
梁玉華則建議,政府應該建立健全職工工資的正常增長機制,“讓工資漲幅‘跑得過’企業利潤增速。”他強調,政府還應該建立一套完善的監督評估機制,嚴格獎懲制度。
提高普通職工工資水平,還要建立法律保障。張俊九呼吁,要加快制定工資方面的法律法規,為建立和實施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工資激勵機制、工資保障機制提供法律依據,“要盡快改變工資增長由企業單方決定的現狀,通過建立工資集體協商機制,決定職工的工資分配形式、工資水平、工資增長幅度。”
提高普通職工工資水平,最終要靠企業落實。馬元祝認為,在初次分配中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企業的作用十分重要。他以自己所在的企業為例,“在企業內部,既合理拉開工資差距,充分體現獎勤罰懶、獎優罰劣、多勞多得、少勞少得的差別,又嚴格制定最高薪酬和最低薪酬標準,特別是保證職工的最低薪酬能滿足日常生活需求,有力保證了企業的和諧健康發展。”
“請別忘了農民工兄弟”
作為產業工人的新成員,廣大農民工的工資水平,受到代表委員的格外重視。重慶城建控股(集團)第一市政工程公司路面處農工班班長康厚明代表說:“長期以來,農民工在城里干最苦最累的活,拿最低的工資,且工資增長緩慢。提高工資水平,請別忘了農民工兄弟!”他建議:對工資增長、工資支付等進行法律規范,保障農民工等低收入群體的工資收入能夠穩步增長,并按時足額發放。
此外,長期以來,一線產業工人的退休工資遠低于事業單位和公務員退休人員,這一現象也引起代表委員們的關注。南方水泥集團副總經理張劍星代表認為,目前中國經濟的主要支柱還是制造業,制造業要發展,離不開產業工人素質的提高。但拉大的收入差距,會造成產業工人得不到尊重,年輕人不愿到產業一線當工人,要招高素質人才更是難上加難。
他呼吁:“希望國家重視這個問題,讓廣大為國家建設奉獻青春的產業工人們更多分享發展成果,縮小二者退休人員之間的工資差距。”
- 2010-03-12按照具有世界眼光的要求建設學習型政黨
- 2010-03-12中國農大校長柯炳生:大學僅僅去行政化是不夠的
- 2010-03-12重新審視再生資源利用
- 2010-03-12社保工作如何體現公共服務個性化
- 2010-03-11探索農村黨建科學化的“人文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