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制度體系和服務干預的整體性。青少年空間的建設,要以促進發展為導向,將解決社會問題與形成青少年長期持續發展能力建設相結合。既要為將來的發展打造更好的基礎,包括公共設施建設和人力資本建設兩個方面,還要通過政府的干預,促進制度體系轉型,形成有利于未來發展的青少年保護體系??傊?,它強調干預目標上的長期發展取向,避免只考慮眼前問題而忽略青少年長期發展的能力建設。以防止青少年沉迷網絡為例,不僅需要家長、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更需要相關部門重視青少年文化影視作品的創作,通過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鼓勵文藝工作者制作更多的優秀青少年題材文化影視作品。青少年活動場所的建設也應引起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除了鼓勵學校和公共體育設施在假日開放各類活動場所外,還應將青少年活動場所的建設和維護經費納入各級政府的預算。同時嚴禁青少年活動場所變更用途或將場地用于舉辦各種培訓班,保證青少年活動場所不受侵占。青少年活動場所本來就具有一定的公益性,應該免費為廣大青少年服務。即便要收費,也只能是為了維持相關設施的正常運轉,決不能用于賺錢謀利,否則就失去了其公益本質。各級團委、少工委乃至街道、社區和學校也應該給予一定的人力、經費支持,定期舉辦各種活動,以豐富青少年的業余生活,把孩子們從電腦前吸引過來。
第二,本土化。對當今中國來說,青少年發展取向的本土化不但要考慮中國的傳統文化,也要考慮到長期以來計劃經濟體制解決社會問題方式的慣性思維以及青少年的文化情境?!扒嗌倌昕臻g”的建設應該認真研究本土的文化、體制和心理背景及其交織影響下的實踐方式,創建符合中國社會需要的發展模式。
第三,專業化。我國的青少年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政府、工青婦組織及工作單位。筆者認為,除了依靠傳統的服務方式,必須吸收專業的實務方法,以實現優勢互補。例如,在解決青少年網癮問題時,若能引入相應的實務技巧,使青少年發展抗逆力的特質:自尊、自我效能感、自主性和樂觀精神,比簡單的貼標簽要管用得多。
總而言之,我們與其對網絡問題憂心忡忡,何不善用“青少年空間”作為橋梁,去接觸青少年的心靈世界。(作者單位:首都師范大學政法學院)
- 2010-03-24提高城鄉統籌發展的科學性
- 2010-03-24全國婦女兒童工作協調機構聯席會議召開
- 2010-03-242010年兩會宣傳報道研討會在京召開
- 2010-03-23《政府工作報告》五種少數民族文字單行本出版
- 2010-03-23教育觀念關乎培養什么樣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