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的建立
(一)國有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的目標改革模式。
一要完善國有企業職工工資的正常增長機制。企業應依據政府發布的工資指導線、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等宏觀調控政策,結合本企業經濟效益,參照本地區經濟發展、職工工資水平、行業平均利潤率等因素,通過職工代表與企業代表平等協商的方式,依法確定企業內部工資水平,并合理安排工資增長幅度。
二要理順國有企業負責人與職工的分配關系,使企業各類人員的工資水平保持合理差距。從根本上解決目前企業負責人與職工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關鍵還在于企業要真正建立起現代法人治理結構,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起相應的現代企業薪酬機制,從而從制度上杜絕企業高管自定薪酬。國資監管機構要依據一定的原則對企業負責人年度收入設計進行核定,確保其收入合情、合理、合法。
三要采取切實措施解決壟斷行業職工收入過高問題。一方面,國家要加強對壟斷行業收入分配的有效監管,壟斷企業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水平原則上不得超過本地區企業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3倍。另一方面,要加大改革力度,打破壟斷,從根本上解決少數壟斷行業收入過高問題。通過拆除行業準入壁壘,適當將某些領域向外資和民間資本放開,最大限度地引入競爭,改變獨家經營的局面。對必須實行壟斷經營的行業,國家應對其實行嚴格的規制,合理確定壟斷行業產品或服務的價格,使其贏利水平與社會平均的贏利水平大體持平或保持在合理的范圍內。同時,強化對壟斷企業的財務監督,采取必要措施將部分壟斷行業過高的利潤劃歸國家所有。
四要切實解決好勞務派遣工待遇偏低問題,使勞務派遣用工制度進入法制化、規范化運行軌道。首先,要解決有法可依問題。要把派遣工納入工資集體協商范疇,合理確定其工資標準及發放形式。此外,為了引導企業盡量在 “三性”崗位使用勞務派遣用工形式,有關法律法規可以考慮對派遣期限進行一定的規定。其次,要做到有法必依。用工單位要落實派遣工同崗同薪、同工同酬的平等待遇,依法向派遣工支付加班費、績效獎金,提供勞動保護與福利待遇。
(二)非公有企業職工工資的正常增長機制的建立。
第一,“企業古典產權制度”必須向“企業現代產權制度”轉化。廠商的決策權不僅僅集中在生產資料所有權上,而是與勞動者、社會、政府共同參與企業決策,廠商的決策權由諸多力量共同掌握,這樣可以從內在機制上克服將工資定位在勞動力價值水平甚至更低的行為。
第二,實行政府指導下的企業職工工資市場定位。政府采取確定工資增長指導線的方式,以國民收入增長率和企業利潤增長率為指數,確定企業職工工資增長率,實現工資增長指數化。
第三,在勞動力市場中充分發揮工會的作用,建立制衡機制。使勞動者和廠商的博弈建立在雙方力量基本均衡的基礎上,從而使工資的市場定位能夠趨于合理化,通過推行“勞資合作”、“集體談判”等制度決定工資水平、勞資關系和工資增長率。
第四,要完善相關的法規、制度,全面落實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職工工資水平增長狀況,逐年調整提高最低工資標準,確保低收入職工工資水平隨經濟發展而提高。
第五,政府要充分履行勞動監察責任,查處企業損害勞動者權益的行為,保障勞動者在勞資關系中的發言權,促使勞動者工資良性增長機制得到執行和完善。
(三)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的目標改革模式。
公務員制度改革的方向應該是建立起有助于政府職能實現的工資制度安排。他們的工資增長主要通過制度性的內生渠道,即通過工資制度的安排來實現,一是隨著生活需要的復雜化而增長。二是依據社會經濟的發展狀況增長。同時,為保證實際生活水平不因物價變動而降低,公務員的工資水平也應及時根據物價水平進行調整。據此,公務員工資增長應隨經濟發展狀況定期增加,一般而言最好每年調整一次。
- 2010-04-06把反腐倡廉制度建設放在突出位置抓緊抓好
- 2010-04-06堅定不移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 2010-04-06共產黨要把握好調整改革和保持特色的關系
- 2010-04-05中央軍委印發加強軍隊信息安全保障的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