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把握社會主義思想文化與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文化的根本區別
社會主義思想文化與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文化存在著根本區別。
社會基礎根本不同。思想文化是社會精神形態的上層建筑,其本質是由其賴以產生的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所決定的,并為其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的存在和發展服務。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文化是在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社會土壤上生長出來的,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是它們存在、發展的基礎。眾所周知,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社會都是建立在生產資料私人占有制基礎上的階級社會,階級剝削和階級壓迫是整個社會關系的本質屬性。在這樣的社會制度下,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文化所反映的就是階級社會這種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社會的本質,代表的是封建地主階級和資產階級剝削壓迫人民群眾的思想訴求,是為其剝削壓迫制度進行辯護的意識形態,是與當今時代發展方向背道而馳的文化現象。從歷史發展的觀點來看,這種思想文化盡管曾有其產生的歷史必然性并在當時發揮過重要作用,但在社會主義在我國已成為活生生的現實的今天,繼續宣揚封建主義、資本主義的階級剝削和階級壓迫思想,就與時代精神和我國社會發展要求相沖突。社會主義思想文化的社會基礎是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和政治制度。在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基礎上,消滅幾千年來的剝削壓迫制度,最終實現人類的徹底解放,是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根本要求和本質所在。在這樣的社會基礎上所形成的思想文化,是與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文化根本不同的思想文化,是反映廣大人民利益和為他們服務的人民大眾的文化,是代表人類文明發展未來的嶄新的文化。
價值取向根本不同。思想文化是為人的利益和需要服務的,不同人的不同利益和需要決定了思想文化的不同價值取向。在封建社會,人與人之間是直接的人身依附關系,反映這個社會本質的封建主義腐朽思想文化的價值取向是“位”本位,封建社會的等級觀念、特權思想、專制主義、官僚作風等都是由此而產生的。在資本主義社會,人們取得了自己的獨立性,但這種獨立性是以物的依賴為基礎的,人們的實際地位是由物決定的。于是,人與物的關系完全顛倒了,物尤其是貨幣這個一般等價物,以及這個一般等價物的資本形態,決定著人們的身份、地位、權力等。所以,反映資本主義社會本質的腐朽思想文化的價值取向是“物”本位,拜金主義、奢侈腐化等是其具體的表現。在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由于剝削階級、剝削制度的消滅,生產的發展和物質的豐富是為了滿足人的需要,各種各樣的社會事業歸根到底也都是為人服務的。社會主義思想文化正是反映了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社會的這種根本要求,其價值取向是“人”本位,在當代中國的主要表現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歷史作用根本不同。這種不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推動社會發展還是企圖復辟倒退。思想文化的歷史作用是由其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決定的。社會主義思想文化是與當前我國社會主義階段的歷史條件和具體國情相適應的,能夠有力地推動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因而是一種先進的和進步的文化。而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文化是復辟倒退的文化,是企圖在我國保留過時的封建主義殘余影響,照搬西方資本主義制度模式,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重開歷史倒車,因而對我國社會發展起著阻礙和破壞的作用。二是為人民服務還是損人利己。社會主義思想文化來自人民群眾又為人民群眾服務,是以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需要為根本出發點的,是以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為根本標準的,因而深受人民群眾歡迎。而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文化是個人利益至上和損人利己的,是危害國家、危害社會、危害人民的。它把個人利益凌駕于國家利益、社會利益之上,以個人利益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和他人利益,其主要表現是極端個人主義和極端利己主義。三是健康有益還是消極頹廢。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高尚的理想和道德情操,弘揚優良的民族精神和社會風氣,并引領時代發展的潮流,是健康有益的思想文化的代表。而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文化則是與社會上的假惡丑相聯系的,是違背科學和消極腐朽的。它污染社會風氣,腐蝕人的思想,有損于人們的身心健康。
- 2010-04-13期待徹底的農村免費義務教育
- 2010-04-13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
- 2010-04-13李學舉:以新的理念措施促進社會組織健康發展
- 2010-04-13江小涓:加快形成內需外需協調拉動經濟增長的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