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消費拉動成新引擎
今年上半年,北京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6372.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其中投資同比增長13.3%,第三產業投資最高,達到1973.1億元,所占比重提高0.6個百分點;消費增長16%;出口增長16.3%。值得注意的是,出口低于進口,處于逆差態勢。
“從數據上看,北京上半年GDP構成正趨向合理化,除了政府調控對于投資形成抑制,消費增速成為帶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中國人民大學發展中國家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彭剛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消費增長與第三產業的發展關系密切,第三產業的大力發展將促進北京朝著新的經濟發展階段邁進。
“長遠來看,以消費帶動經濟的全面增長,根本上還是要解決居民收入問題。”彭剛強調,有著較高的收入增長,人們消費才能獲得更快的增長。
統計顯示,上半年北京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50元,人均消費性支出9659元;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7949元,人均消費性支出4725元。王強東分析認為,北上廣等大城市有著提前形成發達國家經濟結構的客觀條件,但需要認清消費帶動長期處于較低趨勢的深層次原因:居民的收入長期徘徊在較低的水平;財政收入長期高于GDP和居民收入增長的速度。“以消費帶動為主,投資出口協調帶動的GDP結構才符合今后北上廣等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的特點。”王強東說。
經濟與生態和諧發展最為迫切
“中國地域面積廣闊,就像不同的地形條件一樣,經濟發展現狀也處于不同階段。”彭剛認為,不同經濟階段的發展任務也不盡相同,但需要面對的生態環境問題卻同樣迫切。
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賈若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任何地區發展都不能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GDP的增速高低不能直接體現經濟發展質量,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程度才是未來衡量經濟發展質量的重要標準。
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GDP增速排名后五位中,貴州與新疆GDP增速未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分別為10.3%和10.7%,西藏GDP增速為11.2%,超過全國平均水平0.1個百分點。
“由于西部地區有著資源和能源優勢,加上新疆和西藏的邊境貿易較發達,其上半年經濟發展質量還是不錯的。”賈若祥表示,包括貴州在內,西部省份還處于經濟發展的初期階段,亟需避免重工業、能源工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需要防止高能耗、高排放產業以任何方式向中西部地區轉移。”賈若祥強調,依托不同地區的生態環境布局適應當地發展條件的產業,是維護經濟與生態和諧關系的根本手段。
- 2010-08-05李殿仁:在新起點上扎實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
- 2010-08-05衛興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重點處理好三個關系
- 2010-08-04王建國:積極平穩推進高考改革
- 2010-08-03劉源:為什么要改造我們的文化歷史觀
- 2010-08-03不能輕言“低工資時代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