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為我們指明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點,即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認真學習貫徹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結合我省發展的現階段特征,我省“十二五”時期應通過“五個堅持”進一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切實做到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實現江西科學發展、進位趕超、綠色崛起。
堅持把戰略性調整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這也為我省指明了方向,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正是我省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路徑。
我省在“十一五”規劃中提出,堅持以工業崛起加快江西崛起,著力做大工業規模,提高工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我省工業已成為推動經濟快速發展的主導力量,2009年工業增加值占經濟總量的41.8%,比2005年提高了5.9個百分點。但工業化進程并不是經濟在原有結構上的簡單擴張,產業結構的發展不僅表現為高級化,即產業間優勢地位的更迭,而且表現為結構更趨合理。產業結構合理化是指產業之間有機聯系的聚合質量,即產業之間相互作用所產生的、不同于各產業生產能力之和的整體能力的不斷提高。因此,游離于其他產業發展的工業不僅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時還會造成資源、環境約束加劇,資金、電力、運力供需矛盾突出。
戰略性新興產業指的是在國民經濟具有戰略地位,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和長遠影響的行業,它有良好的經濟技術效益,能帶動一批產業的興起,其產品有穩定的、前景可觀的市場需求。因此,我省發展工業,應重點發展那些具有市場需求前景,資源能耗低、帶動系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我省已經確立了光伏、風能核電、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航空制造、半導體照明、金屬新材料、非金屬新材料、生物、綠色食品、文化及創意這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現了江西的特色和優勢,順應了當代經濟發展趨勢,符合低碳和生態經濟要求,既是全省需要著力發展的重點產業,也是我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