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指出,“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這就要求我省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干部群眾緊緊抓住重大歷史發展機遇,充分發揮比較優勢,使之轉化為現實的市場優勢、產業優勢、經濟優勢和社會發展優勢,加快推進福建實現科學發展、跨越發展。
充分發揮對臺獨特優勢,不斷在先行先試方面取得突破。“十二五”期間,要在落實ECFA上先行先試,要在促進兩岸產業深度對接方面先行先試,要在擴大臺商投資區和“港區聯動”等載體建設方面先行先試。要在促進科技、教育、文化、衛生、人才交流合作方面先行先試,要在建設平潭綜合實驗區上先行先試,要在吸引臺胞、閩商投資上先行先試。
充分發揮生態環境優勢,著力建設“兩型”社會。“十二五”期間,福建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資源利用、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解決好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的矛盾。要通過實行有利于科學發展的財稅制度、建立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完善水資源費等非稅收入政策、建立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建立資源枯竭地區轉移支付制度、改革排污許可制度等,切實推進節能減排,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循環經濟,通過山海合作、資源共享、生態補償,切實推進東南沿海城市與閩西北山區城市統籌協調發展。
充分發揮新興產業優勢,大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十二五”期間,福建要進一步落實鼓勵自主創新的優惠政策,加大對自主創新和技術改造的投入力度,形成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有機結合的創新體系,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加大技術創新對傳統優勢產業的改造升級力度,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要進一步落實重點產業調整振興方案,在技術研發、融資保障、市場開拓、政府服務等方面加大保障扶持力度,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在產業結構中的比重,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充分發揮港口、海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藍色經濟。“十二五”期間,福建要大力發展藍色經濟,把海洋和陸域作為一個整體來謀劃,將海洋產業與臨海產業、涉海產業作為一個系統工程來推進,統籌海域、海岸帶、內陸腹地開發建設,統籌港口群、產業群、城市群互動發展,打造藍色經濟示范區。
充分發揮改革開放優勢,形成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活力、動力、合力。福建要發揚特區精神,汲取改革開放前沿所形成的經驗,在市場化改革中釋放轉變發展方式的活力,加快推進國民收入分配結構調整,推進城鄉一體化的制度建設,推進就業體制改革,推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制度建設;在社會體制改革中形成轉變發展方式的動力,加快建立基本公共服務體制,加快和深化社會管理體制改革,加快建立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在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中形成轉變發展方式的合力,建立公共職責制度保障。
充分發揮綜合競爭優勢,不斷提升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十二五”期間,福建要鞏固多年來形成的競爭力優勢,通過大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競爭力;改善宏觀經濟調控方式,合力提升宏觀經濟競爭力;加快轉變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方式,提升可持續發展競爭力;增強財政金融服務經濟的能力,切實提升財政金融競爭力;著力加強基礎設施和軟環境建設,提升發展環境競爭力;加快轉變政府管理和服務方式,提升政府作用競爭力等一系列舉措,大力提升區域綜合競爭力,不斷打造推動福建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新優勢。(作者為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