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八屆十次全會通過的“十二五”規劃《建議》提出,“著力把旅游、物流等服務業培育發展成為新的主導產業”,這是著眼于“十二五”時期產業發展趨勢及我省產業發展的條件和優勢作出的一項重要決策。
目前,我省雖然具備一定的產業基礎,并形成了三大主導產業,但產業競爭力仍然較弱。我省工業仍然存在處于產業鏈中下游、技術含量低、勞動密集度高、產品附加值低等問題,僅僅依靠已有的三大主導產業,很難實現推動福建跨越發展的目標。另一方面,金融危機后,全球產業結構大調整,傳統重化工業進入成熟發展期,戰略性新興產業將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我省有必要順勢而為,尋找新的主導產業加以扶持,使其成為推動福建跨越發展的新動力。
主導產業的選擇基準主要有產業關聯效應基準、就業基準、增長潛力基準、技術密集度基準和可持續性發展基準。我們選擇的旅游、物流兩個產業不僅符合以上幾個基準,也是順應世界經濟發展潮流和國家政策導向、符合省情的可行選擇。旅游、物流業發展在海西戰略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拔覈匾淖匀缓臀幕糜沃行摹焙汀胺罩苓叺貐^發展新的對外開放綜合通道”是國務院《意見》中對海西的兩大戰略定位,在國家旅游局確定的“十一五”重點發展的12個旅游區中,海峽西岸經濟區居首位,說明國家對我省旅游、物流業的高度重視,必將為我省這兩大產業的發展提供重大機遇。
旅游、物流業雖已逐漸成為我省經濟的新增長點,但存在總量規模小、貢獻度不高、區域競爭力不強等問題,需要政府有計劃、有策略地加大扶持力度,使這兩個產業迅速成長壯大為主導產業。
堅持政府主導,建立支持服務體系。要有組織協調機構,要有考核激勵機制,要有政策支持保障,土地、電力、金融、人才等各種要素資源應向旅游、物流業傾斜,并在財政、稅收、項目審批等環節實施優惠政策。
優化市場配置,培育優勢龍頭企業。實施培育大企業、大集團戰略和品牌戰略,重點選擇扶持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擴大龍頭企業品牌影響力,引導龍頭企業通過向外拓展營銷網絡,提高產業集中度,改善行業競爭環境。
實施項目帶動,迅速做大產業規模。要以培育濱海旅游、生態旅游、文化旅游、休閑旅游為重點,策劃和建設一批成規模、出效益,對全省旅游發展具有引領作用的重大精品項目。物流業應按照“承南啟北”、“東出西進”綜合樞紐的要求,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加大物流節點城市建設,構建大口岸、大外貿、大物流的發展格局。
全力打造“海峽旅游”,建設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要在做好旅游品牌營銷,全方位地推廣“海峽旅游”。深化區域旅游交流,與長三角、珠三角地區旅游企業開展旅游線路合作。推動兩岸旅游資源整合,共同打造“海峽旅游”,延伸旅游產業鏈,使其成為世界旅游精品的重要一極。
引導物聯網“落地”物流,構建區域性綜合物流中心,培育出推動福建跨越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作者為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