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的中國氣派、時代氣息與國有風格
我國國有企業文化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之中,企業文化實踐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化模式,具有濃郁的中國特色。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化,孕育了中國人的價值觀、思維行為模式,也鑄就了中國企業的文化根基。我國國有企業文化表現出鮮明的中國特色,如儒、法、佛、道等學說,《易經》、《道德經》、《論語》、《孫子兵法》等經典,成為我國企業家的圣經。所以,在管理實踐中,我國國有企業大都講求中庸,注重和諧,尋求現代管理與傳統文化的契合,尋求適合中國人生存方式的企業理念、企業發展模式。
我國國有企業文化興起于我國改革開放時代,成長于世界經濟一體化大潮之中,表現出強烈的時代特征。這是一個發展的時代、競爭的時代、變革的時代。由此,做大做強企業、振興民族企業等等的強烈愿望,成為推動我國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原動力。在信息化、經濟全球化、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今天,正在崛起的中國國有企業不僅要與國內企業競爭,而且還要直面跨國企業、外國同行的競爭。面對產業鏈條各個環節上的博弈,企業現代化的程度決定著企業的興衰存亡。所以,我國國有企業文化建設都把確立明確的企業發展戰略目標作為首要任務,并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根本,貫穿于企業文化建設的全過程。
我國國有企業具有特殊的性質和使命,文化建設有自己的傳統特色和優勢,形成了獨特的國企風格。國有企業的國有或全民屬性,使其在落實國家宏觀政策、保證國家經濟安全、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甚至促進就業、公平分配等方面,都負有特殊而重要的使命。由此,我國國有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追求國家目標、人民福祉和企業戰略的統一,體現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同時,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繼承優秀傳統,注重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傳統優勢,尊重企業職工的主人翁地位,努力實現科學管理、人本管理、民主管理的統一。
努力打造21世紀我國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
建設學習型企業,提升團隊學習力。學習力是21世紀企業的首要能力,學習型企業才是有成長空間的企業。我國國有企業應充分借鑒美國等西方國家建設學習型組織的經驗,洞察企業發展外部環境的發展變化,緊緊追蹤科技、管理、文化進步的趨勢,站在時代前列,做產業的龍頭。通過團隊學習,不斷反思企業自身的問題,激發管理團隊和全體員工的智慧,優化質量、結構,提升效能,使企業的發展跟上時代的步伐,保持永續的發展活力。
建設創新型企業,提升企業生命力。創新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也是企業文化建設的特性和生命力所在。沒有創新的文化,就沒有創新的企業和創新的團隊,就沒有創新的技術、創新的管理、創新的產品、創新的服務和市場,企業就會喪失競爭力。因而,我國國有企業應把創新植入企業價值觀,全方位融入企業文化建設的全過程,積極培育全體員工的創新精神,使創新真正成為企業的品質,這是國有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始終關注的焦點。
建設和諧型企業,提升企業凝聚力。堅持以人為本原則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首要原則。人的因素在企業發展中具有決定性作用。應注重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要把重視人的幸福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目的,把尊重人的價值作為第一追求目標。因此,企業文化建設應充分體現“人情味”,讓人樂于接受;企業應充分重視員工的意見,善于激發員工的創造力;應倡導和樹立和諧理念,以企業核心價值觀凝聚人心,培育和諧的精神;應理順分配關系,妥善化解企業內部各種矛盾和問題,努力實現共建共享,不斷提升企業凝聚力,把企業建設成為職工的美好家園。(作者系中國華電集團公司黨組成員、華電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