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是基本國策,發展低碳經濟是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重大戰略措施。低碳經濟是經濟發展的碳排放量、生態環境代價及社會經濟成本最低的經濟,是一種能夠有效改善地球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的可持續性很強的經濟。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背景下,發展低碳經濟已經成為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以低能耗、低碳排放、高碳生產力為特征的低碳經濟發展模式,是廣西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同時,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有效地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科學選擇。
廣西目前正處于工業化發展的初期,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發展低碳經濟有利于廣西發揮在低碳技術利用上的后發優勢,促進廣西經濟發展。從目前來看,廣西發展低碳經濟應從以下路徑切入。
◆自主創新,發展低碳技術。低碳經濟發展的重點是通過自主創新,使低碳技術、低碳企業優先發展;通過自主創新,降低碳排放量,提高碳排放的效率;通過自主創新,發展循環經濟,提高碳的利用效率,把高耗能、高排放的產業轉化為綠色的低碳產業。低碳技術是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支撐,自主創新則是低碳技術得以研制、開發應用的重要手段。通過工業結構創新、企業制度創新、產學研機制創新、科技機制和人才機制創新,提高自主創新的能力。利用廣西特有的生物質資源和技術基礎,重點發展固碳技術、減碳技術、建筑節能技術、生物質技術、碳替代技術和碳再利用技術。同時加快推進低碳技術應用。
◆開展國際合作,打造低碳經濟發展新平臺。一方面,在技術研發上進行合作。總的來說,發達國家關于低碳經濟發展的技術要比發展中國家先進,加強與發達國家的技術交流與合作,引進先進的節能技術和可再生能源技術,通過消化吸收再創新,有利于促進廣西低碳技術的研發,形成低碳經濟產業鏈。另一方面,通過開展國際合作,借助一些國際化組織及機構推動廣西低碳經濟的發展,這些組織包括聯合國、國際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銀行以及眾多的非政府組織和研究機構等。特別是要利用好中國-東盟博覽會這一國際合作平臺,建立低碳經濟論壇、低碳技術和低碳產品交易會,為國際低碳經濟的交流與合作提供載體,為低碳企業在廣西的投資、經營活動和開展各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創造條件。
◆政策資金扶持,為低碳企業創造發展條件。發展低碳經濟,離不開政策資金的支撐。一方面,在政策資金上,資助低碳企業通過創新清潔發展機制,獲得國際間的碳技術轉讓和發展資金,降低低碳企業的成本,提高低碳企業競爭力。另一方面,把低碳經濟發展納入領導干部績效考核中來,促進各級領導重視低碳技術、低碳生活和低碳企業的發展。通過區域審批和產業審批,限制高能耗、高排放、低碳效率的企業的投資和發展,鼓勵低能耗、低排放、高碳效率的企業的投資和發展。
◆建立低碳城市和低碳經濟示范區。探索低碳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有效途徑,加強創新,從機制體制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著眼,全面提高示范區的低碳經濟發展能力,為區域和行業低碳經濟發展提供示范,以點帶面推動低碳經濟跨越發展。(作者系廣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