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衛
?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干部作風上的每一個問題,都如同系在群眾心里的一個疙瘩,如果不及時化解,就會演變成群眾心里的大結,最終損害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群眾利益無小事,政之所興在順心。把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要求落實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中,最核心、最關鍵的一條,是要使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讓人民滿意。我們要多做一些“順氣”的工作,著力維護好群眾的權益,讓群眾心情更舒暢;要多做一些“解結”的工作,著力改進干部的作風,讓干群關系更密切;要多做一些“納言”的工作,著力加強對領導干部的監督,讓群眾監督更有效;要多做一些“化怨”的工作,著力嚴查違法違紀案件,讓群眾感受到公正公平。
我們要看到,干部作風上的每一個問題,都如同系在群眾心里的一個疙瘩,如果不及時化解,就會演變成群眾心里的大結,最終損害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前不久,省上一位老領導跟我講了一句話。他說:“我這一輩子個人沒什么本事,就是始終堅持和老百姓坐在一條板凳上。”這句話,很樸素很簡單,卻很深刻,發人深省,令人深思。和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就要求我們領導干部要經常下去,深入基層,走進群眾的帳篷里,坐到群眾的炕頭上,深入群眾的生產中,及時感知群眾的安危冷暖。和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就要求我們想問題、作決策都要從群眾的需要出發,維護群眾的利益。和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就要求我們在遇到矛盾和問題時,善于換位思考,多替群眾著想。只要我們始終和人民坐在一條板凳上,群眾關于黨群、干群關系不如從前的心結就會慢慢解開,就會永遠擁護我們,永遠跟我們走。
領導干部做到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既要靠自身素養和覺悟的養成,更離不開有效的監督。有權力的地方必須有監督,沒有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這是權力運行中的一條基本規律。監督是對權力運行的提醒和督促,能夠促使領導干部慎言、慎行、慎重決策,及時修正錯誤。讓人民群眾監督政府和領導干部,關鍵是要讓群眾有話能說、有話敢說,說了管用,這樣,黨風廉政建設才能讓群眾滿意。
當今社會,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網絡問政和網絡監督成為各級領導日益關注的新趨勢,成為各級黨委、政府執政為民、改進工作的新渠道,成為群眾和輿論監督的新平臺。要推動網絡問政常態化,確保網絡監督有效化。各級領導干部要不斷強化網絡問政意識,讓網絡運用成為重要的工作方式、生活習慣和修養途徑,打開了解民意、捕捉民聲、掌握民怨、溝通民情的網絡大門,拉近與人民群眾的時空距離。
——青海省委書記強衛日前在省第十一屆紀委第五次全體會議上說
本報記者 郅振璞 王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