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環境保護能力與生產發展能力統籌發展促轉變
企業是經濟目標的實現者,也是環境保護的責任人。企業是環境影響者,應該使其正面影響最大化、負面影響最小化。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落實到企業,就要注重強化企業環境責任,努力做到企業與環境和諧相處、協調發展。只顧自身利益,不顧環境利益的企業不為社會所接受,必遭淘汰。只有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才能使企業經濟效益、競爭力、影響力同步提高,才能使企業發展速度,效益和后勁同步增長。一些企業通過發展綠色經濟,實施清潔生產,預防污染,保護生態,通過主動履行企業環境責任來優化企業形象,贏得發展機遇。一些企業通過開展“自然之友”和“美境行動”,打出“建設環境友好型企業”品牌,獲得了保護環境、優化企業形象和生產能力高效發展等多重功效。
企業社會形象競爭力與經濟競爭力相互促進發展促轉變
企業是市場主體,伴隨市場競爭產生;企業是社會公共組織,伴隨社會進步發展。企業能否在激烈的經濟競爭和社會形象競爭中不斷提升競爭力,是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經濟競爭力提升依賴的是企業生產力,社會形象競爭力提升通過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獲得則是高效途徑。可以說,通過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來促進企業競爭力提升,是繼資本價值利用規律、組織形式股份制規律、管理人員專業化規律、國際市場一體化規律之后,新出現的又一個經濟社會規律,即企業社會責任價值規律,實踐證明,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既有付出,更有收益。眾多的企業通過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初步實踐,感悟到了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競爭力之間的密切聯系;感悟到了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有利于提升企業形象和產品形象;有利于結交經濟社會伙伴并獲得優質資源;有利于贏得客戶、贏得社會公信、贏得持續競爭力和持續發展能力。例如,湖北勁牌有限公司連年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通過注重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獲得社會形象競爭力與經濟競爭力相互促進發展的雙重功效,成為湖北非公有制企業中近年來社會貢獻最大、經濟效益增長最快、對國家貢獻稅收最多的企業之一。(作者系全國政協常委、省工商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