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是企業的立命之本
如果說健康決定著個人的壽命,那么誠信決定的則是企業的壽命。堅守誠信是國家的需要、社會的需要,也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需要。
“市場經濟的靈魂是誠信二字。誠信是市場的準入證,嚴格地說不講誠信的人,是沒有資格參與市場經濟活動的。”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原局長李德水指出,許多商店供著關云長的塑像,而且天天燒香,把關云長當成財神爺供起來。關云長本身不會保佑發財,之所以千百年來為人們所敬仰,主要是他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準則堅守“忠義”二字,用在市場經濟上,就是“誠信”二字。商家只有堅持誠信至上,才能做好生意,如果丟掉誠信,對關云長一天拜到晚也是沒用的。李德水說,市場經濟有三個基本特點:首先是誠信經濟。誠信既是無形的力量,也是無形的財富,是任何市場主體必須遵循的基本準則。第二,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市場經濟絕不是無法無天的經濟,必須在法律框架之內和商業道德的約束之下,通過正當的手段去謀取利潤的最大化。第三,市場經濟是標桿經濟。法律、政策、道德這幾根標桿絕對不可以逾越。
“誠信是企業家的經商為人之魂,誠信也是市場經濟正常運轉之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表示,無論是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還是世界經濟的走出危機,最根本的是靠新技術革命、技術進步,也依靠各個市場主體從企業到國家政府、到全球治理結構的誠信和信用。法律是最低的道德,道德是最高的法律。企業要把誠信作為安身立命之本,不管是對大企業還是小企業都如此。大企業外部約束比較強,它不敢在信用、誠信方面有所粗心。小企業監管力度比較差,更多的是考慮以自律和自我約束為主。因此,誠信對大企業、小企業同樣重要。
作為"誠信中國北斗七星獎"獲得者金勝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長宋金勝則表示:誠信應是每個企業家忠貞不渝的信仰,必須堅持這一份責任。守信用、講信譽、重信義不僅是企業應該堅守的基本道德規范,更是對生命的敬畏。企業競爭,要以技術進步、科學管理、努力工作、誠信經營來取勝。也只有這樣,企業才會得到社會認可、企業家才會贏得社會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