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宏觀和微觀層面共同完善相關研究
國內外有關政企關系研究的不足至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完善。一是宏觀層面,可以研究各類政府干預手段對企業(包括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投資行為、經營業績及資本市場表現的影響,包括政府直接擁有控制權、通過金融機構(包括國有保險公司、基金、社保基金等)持股或通過貨幣信貸政策和財政政策等途徑影響企業運營,并在實證研究基礎上,從理論上探討政府影響企業運作的不同方式的選擇,包括所有權控制、間接持股、信貸控制和稅收。希望能在各類政府控制手段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二是微觀層面,可以研究政府官員的政治激勵機制對于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經營業績及資本市場表現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之上,從理論上分析政府官員的薪酬機制設計及相關的國有企業公司治理問題。可以通過政府官員的合理政治激勵機制的設計及國有企業管理者激勵機制的設計來實現政府的“具體化”與“實體化”。回答這些問題后,我們才能初步建立分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政府和企業關系的基本框架,為未來進一步推進相關問題研究打下基礎。
整體來看,我們需要在總結中國過去30多年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經驗基礎上,研究政府與企業關系的現狀,全方位地、系統地研究政府與企業間的各類復雜關系問題,把相對籠統的概念細節化、具體化,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體系框架打下良好基礎。其中一些重要具體問題的解決,更是要求我們針對中國現有的政企關系中的現象或問題(比如“出資人缺位”、信貸市場的政府監管、國有金融機構的資本市場運作等)進行歸納總結,提出解決方案,實現學術研究與政策實施、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為尋找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提供理論依據。
在回答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我們需要運用現代西方經濟學手段(包括市場經濟一般理論、博奕論、計量手段)來分析研究中國問題,把所涉及的中國獨有的政企關系問題一般化,這也有助于解讀中國經濟發展奇跡的成功經驗,并在全世界范圍推廣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經濟體制和文化理念。(作者單位: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