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讀
財政轉移支付
轉移支付是以各級政府之間所存在的財政能力差異為基礎,以實現各地公共服務水平的均等化為主旨,而實行的一種財政資金轉移或財政平衡制度。轉移支付類型主要有兩種,一是一般性轉移支付,主要是中央對地方的財力補助,不指定用途,地方可自主安排支出;二是專項轉移支付,主要服務于中央的特定政策目標,地方政府應當按照中央政府規定的用途使用資金。為縮小地區間財力差距,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中央財政設立均衡性轉移支付,包含在一般性轉移支付中,不規定具體用途,由接受補助的省級政府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統籌安排。
加大個稅調節力度。個人所得稅是收入差距的重要調節器。從1980年我國開征個人所得稅以來,減除費用標準經過了800元、1200元、1600元、2000元多次調整。2011年《個人所得稅法》的修改,將進一步加大個稅對收入分配的調節力度,讓中低收入群體得到更多實惠。今后,還應根據居民工薪收入水平變化、物價因素、家庭贍養、子女教育、基本生活費的開支等因素,適時進行合理調整,推進個稅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加大稅收征管力度。稅收征繳監管力度,直接關系稅收調節作用的實現。應加強稅源監控和稅收征管,加強個人收入信息體系和個人信用體系建設,擴大涉稅信息來源,嚴厲打擊偷、逃、漏、避稅等行為。特別是做好高收入者應稅收入的管理和監控,減少稅收流失。2011年4月,國家稅務總局下發《關于切實加強高收入者個人所得稅征管的通知》,要求嚴堵高收入者個稅漏洞。
另外,還應該逐步建立健全財產稅制度,使稅制更加健全,調節作用得到更好的發揮。有專家提出,要考慮適時開征遺產稅、贈與稅,將部分高檔奢侈品納入消費稅征收范圍,加大對個人財富和收入分配的調節力度。
政策傳真
加強高收入行業和人群的個人所得稅征管
◎加強以非勞動所得為主要收入來源人群的征管,密切關注持有公司大量股權、取得大額投資收益以及從事房地產、礦產資源投資、私募基金、信托投資等活動的高收入人群。
◎深化高收入行業工薪所得扣繳稅款管理,重點加強高收入行業企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的獎金、補貼和股權激勵所得征管。
◎切實加強數額較大的勞務報酬所得征管。加強對個人從事影視表演、廣告拍攝及形象代言等獲取所得的源泉控管,重點做好相關人員通過設立藝人工作室、勞務公司及其他形式的企業或組織取得演出收入的所得稅征管工作。
◎加強高收入外籍個人來源于境內、境外所得的征管。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切實加強高收入者個人所得稅征管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