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牢記歷史經驗,發揚抗戰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繼續奮斗
在抗擊日本侵略的過程中,無數中華兒女在愛國主義精神的感召下,以身許國,前赴后繼,共同奏響了中華民族齊心抗戰的輝煌交響曲。
在犧牲的抗日英烈中,有張自忠、左權、楊靖宇等著名的民族英雄,但更多的是默默無聞的普通戰士和老百姓。他們不屈不撓,英勇作戰,構成了抗日戰爭勝利的堅實基礎。近代中國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抗戰勝利雪洗了百年來的恥辱,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但是,我們應該看到這種勝利來之不易,是在付出了巨大代價后取得的。據統計,抗戰期間,中國軍民共傷亡3500萬人以上,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000億美元,間接損失達5000億美元。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中國所承受的犧牲是其他國家難以比擬和想象的。時間已經過去了66年,中國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昔日國破民窮的面貌,中國人民也正在為國家的強大和民族的復興而矢志不渝地努力。但是,無論何時我們都不應忘記抗日戰爭期間為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而犧牲的先烈們和健在的抗戰老戰士,我們要永遠銘記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為人類和平事業而獻身的各國先烈們和健在的老戰士們。他們的壯舉可歌可泣,他們的英名永世長存,他們的精神萬古流芳!
偉大的抗戰孕育了不朽的抗戰精神,拓展和深化了民族精神的內涵與外延。抗戰精神是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一部分,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愛國主義等優秀傳統在抗日戰爭中的提煉和升華。這種精神來自中華各族兒女內心深處對祖國的無比熱愛和國家、民族利益至上的品格,蘊涵著中華兒女不畏強暴、不甘屈辱的自強精神,萬眾一心、和衷共濟的團結精神,舍生忘死、前赴后繼的犧牲精神,百折不撓、奮斗到底的堅韌精神,堅持正義、自覺為人類和平進步事業貢獻力量的奉獻精神。這就是偉大的抗日戰爭留給我們的一筆精神財富,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精神動力和力量源泉。
新的世界形勢和歷史條件下,盡管和平發展是各國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歷史潮流,但世界并不總是那么太平。中國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任務還很艱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維護世界和平發展,構建和諧世界仍任重道遠。我們一定要牢記歷史經驗,深刻吸取歷史教訓,繼承和發揚偉大的抗戰精神,萬眾一心,埋頭苦干,艱苦奮斗,和平發展,為把中國建設成一個更加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為人類和平發展的偉大事業貢獻我們義不容辭的力量。(作者為中央黨校中共黨史教研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