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資本化的理性進路
www.hxt111.com?2012-01-29 17:07? 陳蒙?來源:《中國民族報》 我來說兩句
深化改革,為民族文化資本化發展鋪平道路 首先,政府要針對文化產業市場機制靈活運用經濟發展自主權,以促進民族地區文化市場繁榮為動因轉變政府的經濟職能和文化管理職能。尊重市場經濟發展規律,既要有效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更要把政府的注意力和自治權發揮作用的基本點放到創造有效率的文化市場環境上來,充分發揮和保障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在優化民族文化資源配置、促進民族文化資本化發展的基礎作用。其次,政府應充分發揮其在文化管理方面的政策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鼓勵、指導、幫助和支持民族文化資本化的充分發展。再次,政府應通過各項優惠政策來鼓勵文化產業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努力拓寬投資資金的來源和渠道,積極探索完善投融資的手段,并放寬民間資本進入文化市場的限制,使民族文化產業投資主體擴充到個人、企業、社會團體、基金組織等;同時,金融部門宜進一步改善文化企業的融資環境,增加民族文化企業貸款指標,給予其放款優待,從而使那些有創意但苦于沒有資金的文化企業得到強大的資金支持,在推動民族文化資本化和產業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建立合理、明晰的民族文化產權制度 建立合理、明晰的民族文化產權制度,進一步理順民族傳統文化資源的產權關系,尤其是明確民族文化產權的權利主體,這是民族文化資本化沿著法治和理性方向發展的重要保證。具體來說,相關法律應該明確規定在民族文化產權法律關系中對民族文化享有人身權利及財產權利的有關少數民族群體為民族文化產權的權利主體。同時,法律還應規定在民族文化產業建設過程中,少數民族不僅可以直接參與民族文化資本化的各個具體環節,也可以以文化產權主體的身份將經營許可權讓渡給有關企業或者外來投資者來進行民族文化資本化的運作,并享有共同開發、共同規劃、共同管理、參與監督、分享利益的權利等。而國家和相關政府部門的職能只能是作為公共服務者來幫助民族文化資本化運作,適時作出行政指導及制定相應的政策予以鼓勵和扶持,并對參與民族文化產業活動的企業等主體進行監督。這就從制度上保證少數民族參與民族文化資本化運作的話語權,從而有效抑制民族文化資本化運作中的非理性因素,確保民族文化資本化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22]在開發利用中更好地保護和弘揚民族文化
- [ 01-14]云南麗江:結合民族文化創新基層黨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