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在改革開放進程中深入實施擴大內需戰略
www.hxt111.com?2012-02-16 17:24? ?來源:《求是》 我來說兩句
從國內看,經濟增速緩慢回落與物價漲幅仍處高位的問題相互交織,經濟結構性矛盾突出。一是經濟增長存在放緩壓力。在外需下降的同時,制約內需增長的因素也在增加,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的難度加大,企業投資能力和意愿下降,擴大民間投資還存在不少障礙。二是推動物價上漲的影響因素仍然較多。既有勞動力、土地、能源資源等要素價格上漲造成的生產成本上升的壓力,也有國際市場部分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震蕩形成的輸入性通脹的影響,還有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疏導突出價格矛盾的影響。三是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內外需結構仍不合理,一二三產業不協調,城鄉和地區發展不平衡,能源資源消耗多,環境污染重,經濟增長方式仍然粗放,這些都成為制約我國發展的重要因素。 2012年,處理好速度、結構、物價的關系,關鍵在于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我們要保持的經濟增長,是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條件下的增長,是總量平衡、結構優化的增長;同時,我們要保持的物價穩定,是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下的穩定,是發展中的穩定。但經濟增長和物價穩定總體上往往是一對矛盾。只要增長速度、不顧物價穩定,或只要物價穩定、不顧增長速度都相對容易,難的是二者兼顧。當前,國際上流動性過剩和市場預期低迷并存,國內貨幣存量也較大,給“兩個保持”帶來很大壓力。 處理好速度、結構、物價三者關系,必須加快調整經濟結構。推進結構調整,有利于增強發展的可持續性,促進經濟增長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長轉變,防止經濟出現大的波動;有利于增加市場有效供給,抑制高耗能、高排放等不合理需求,消除總供給與總需求平衡的制約因素;有利于推動經濟轉型和模式創新,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形成經濟增長由內外需、三次產業協調拉動和科技教育管理支撐的新格局。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上長期占優勢的壓力,其他新興經濟體要素潛力正在發揮的現實,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各國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的競爭,都要求我國加快結構調整步伐。當前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對結構調整也形成一種“倒逼機制”。總之,發展必須轉型,轉型也是發展,是內生增長、創新驅動和結構優化的發展。我們必須順勢而為,乘勢而上,變被動為主動,下大力氣推進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向縱深發展。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2012年經濟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和推進改革開放提出了明確要求。要按照中央決策部署,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把握好調控的重點、力度和節奏,根據形勢發展變化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處理好速度、結構、物價三者關系,有針對性地解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積極發揮規劃、計劃的導向作用,加強財政、信貸、產業等政策的協調配合,努力實現經濟發展預期目標,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為在改革開放進程中深入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創造有利條件和良好環境。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1-21]李克強連線慰問極地大洋科考隊員并考察海洋預報和衛星應用工作
- [ 01-18]李克強在寧夏考察 強調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
- [ 01-12]溫家寶、習近平、李克強分別會見美國總統特別代表
- [ 08-18]李克強:協力求發展合作促繁榮
- [ 04-15]《求是》雜志發表李克強文章 論述保障安居工程
- [ 01-12]李克強會見英國首相卡梅倫
- [ 11-23]李克強:深刻理解《建議》主題主線
- [ 10-11]李克強強調:扎實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
- [ 05-10]李克強: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世界經濟健康復蘇和可持續發展
- [ 01-19]李克強會見基辛格等中美“二軌”高層對話美方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