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銀監會13日披露的數據,截至2014年12月末,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境內外本外幣資產總額為172.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3.87%;同期的負債總額為160.0萬億元,同比增長13.35%;資產和負債總額的增速均遜于三季度的水平。 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銀行資產增速的下滑或許與存款的被分流有關。中國央行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人民幣存款增加9.48萬億元,同比少增3.08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4.14萬億元,比2013年少增1.35萬億元。 銀行存款分流并非新現象,銀行業內對此早有認識。中國銀行業協會去年12月發布的《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14)》顯示,超過七成(72.7%)的銀行家認為“增加存款”是銀行業面臨的最大壓力,超過了控制不良資產(55.9%)、維持凈息差水平(37.6%)以及增加中間業務收入(34.3%)。 針對中國銀行業2014年的表現,銀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內銀行機構對經濟社會重點領域和民生工程的金融服務繼續加強。2014年,銀行業進一步完善差別化信貸政策,優化信貸結構,繼續加強對“三農”、小微企業、保障性安居工程等經濟社會重點領域和民生工程的金融服務。 數據顯示,截至12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涉農貸款(不含票據融資)余額23.6萬億元,同比增長13.0%;用于小微企業的貸款(包括小微型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貸款和小微企業主貸款)余額20.7萬億元,同比增長17.5%;用于信用卡消費、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領域貸款同比分別增長29.4%和53.7%,以上各類貸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項貸款平均增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