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正是茶青上市、茶葉生產的好時節。在松溪縣茶坪鄉官路村的茶市上,每到上午9時后,便異常熱鬧。只見茶農們背著一筐筐新鮮翠綠的茶青,急匆匆地朝早已在茶市等候的商販們走去……商販們的吆喝聲、茶農們的討價還價聲、摩托車的馬達聲不絕于耳。茶市兩旁一堆堆剛采摘下來的茶葉飄著淡淡的清香宛延百米。好一幅山鄉茶市豐景圖! 松溪縣產茶歷史悠久。近年來,松溪縣將打造“松溪綠茶”品牌,建設“中國綠茶之鄉”作為強縣的主要目標之一,通過“扶龍頭、建基地、拓市場”等舉措,培育壯大了一批茶葉龍頭企業。“松溪綠茶”也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核準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并多次榮獲國家、省級名優茶美譽。目前,已在國內北京、上海、濟南等大中城市創辦600多家松溪綠茶茶莊,產品遠銷歐美日等國家。 松溪聯社立足縣域特色,充分發揮綠色金融的積極作用,主動作為,在傳承做好小額信貸、普惠金融卡、保證貸款、質押貸款等傳統業務,扶持當地茶葉產業發展的基礎上,于2018年11月創新開辦了“福茶貸”業務,從扶持茶葉生產、茶企發展、茶葉流通三個維度三管齊下,再度發力,為當地茶葉產業的提升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支持茶農種茶,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松溪聯社充分發揮、農戶小額信貸、普惠金融卡手續方便、快捷優勢,為確有資金需求的茶農提供資金幫助。1996年行社脫鉤之初,松溪縣農信社就提出了“涉千山萬水、訪千家萬戶、說千言萬語、想千方百計、歷千辛萬苦”五千精神,并針對當地山區小縣實際,在全市乃至全省率先開展“信用村”試點工作,開辦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扶持了一大批茶農,再次掀起種茶熱潮,為松溪茶葉產業的重新崛起奠定了良好基礎,也為當地茶農開辟了一條脫貧增收的捷徑。 茶坪鄉吳屯村村民劉女士(省定貧困戶),為人老實、勤快,和丈夫經營著近5畝茶園和4畝農田,但由于家庭困難,因生產資金短缺耽誤了茶園的翻新墾復和農田的播種,影響了茶園和農田的豐產。松溪聯社客戶經理得知情況后,主動上門,以普惠金融卡方式為其提供了5萬元的小額信用貸款,使其茶園和農田得到及時墾復、播種并獲豐收。其女兒也得益于家里經濟狀況的好轉安心上學,并順利走進了心儀的大學校園。 支持茶企壯大,助力產業做大做強 制茶企業的規模直接反映了一個地方的茶葉產業發展程度。對于制茶企業的扶持,松溪聯社進行了積極探索,發揮貸款方式靈活、多樣優勢,運用信用保證貸款、廠房質押、茶葉抵押等方式,全力扶持其做大做強。 松溪縣茶平鄉湛峰茶葉有限公司就是松溪聯社一手扶持起來的知名企業,松溪聯社的幫助和支持始終伴隨著該企業的起步、發展、壯大的每一過程。90年代中期,該公司負責人陳*愛還是一個普通的茶農,依靠信用社的提供的小額貸款用于購買化肥,經營著幾畝茶園。2001年初,信用社再次發放2萬元,支持他擴大茶葉種植面積,并開辦一個小型茶葉加工廠從事茶葉的粗加工和銷售。在隨后的十幾年間,松溪縣農信社不間斷地為其提供一定數額的貸款支持。僅今年初,松溪聯社就發放300萬元貸款幫助該企業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功夫不負有心人,當初的小型加工廠已發展成為當地茶葉的龍頭企業。其負責人不僅成了遠近聞名的茶葉行家,而且還于2019年9月與松溪縣縣委書記同框在《中國推介》欄目為松溪綠茶代言。 支持湛峰公司發展只是松溪農信社扶持當地眾多民營茶企的一個縮影。在松溪,目前已有近百家從事茶葉加工和銷售的民營企業,對確有資金需求且符合貸款條件的民營茶企,松溪農信社都積極對接,給予了全力的支持。 支持茶葉流通,提升產業發展水平 茶葉流通是推動茶葉產業發展的重要環節。隨著茶葉產業的不斷發展,茶葉流通成了推動茶葉產業發展的又一途徑,松溪聯社適時跟進扶持。 茶坪鄉村民嚴先生,在武夷山度假村紅袍街開辦茶莊。正是以松溪聯社為其發放的50萬元貸款起家,從松溪收購茶葉轉手銷往北京、上海、濟南等大中城市。據悉,僅松溪縣茶坪鄉就有80余戶村民在武夷山市開辦茶莊并獲得松溪農信社的資金支持,且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為進一步加大對民營茶企的茶葉加工和茶葉流通扶持力度,松溪聯社于2018年 11月和縣人行攜手在茶坪鄉政府舉辦服務鄉村振興“福茶貸”茶葉倉單質押貸款啟動暨首筆貸款發放儀式,并現場與集茶葉加工與流通于一體的民營茶企——福建武夷美嘉食品有限公司簽訂60萬元意向授信協議,而后又根據其需求追加授信至140萬元。 截至目前,松溪聯社已發放“福茶貸”貸款9筆,金額1190萬元。該業務的創新開辦,一方面降低了民營茶企的融資成本,較好地滿足民營茶企的生產資金需求;另一方面也較好地完善了銀企合作機制,標志著松溪縣農信社扶持當地民營茶企的服務功能進一步提升、服務力度進一步加大。 截至2021年3月末,松溪聯社發放的茶葉產業貸款余額12434萬元,其中:支持茶農生產貸款940萬元,支持茶企周轉貸款5205萬元,支持茶商流通貸款6289萬元。信貸資金的有效扶持,恰如一條堅韌的杠桿,一如既往的撬動著松溪縣茶葉產業的提升發展,也使松溪這個山區小縣在激烈的茶市競爭中繼續演繹著別樣的風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