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懷沙式國學是一場偽國學的廟會
www.hxt111.com?2009-02-23 08:51? 裴鈺?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我來說兩句
近幾年來,以文懷沙為代表的國學大師們,掀起了“新國學復興”。說他們為“新”國學,在于他們用儒學直面當代問題,力圖用新型的國學理論來推倒現代人文主義。我們不妨先看一下文懷沙的“新”觀點,如,文懷沙認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和諧”,讓人與人之間“天下為公”。用和平去代替戰爭,用愛去代替恨,用報恩來代替記仇,讓人類能夠和平共處。
實際上,儒學幾千年傳承不變的根基,也就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不是“和”,而是“仁”,在“仁”的思想基礎上又形成了政治理想——“仁政”。這本是常識問題。而文懷沙卻把“仁”篡改為“和諧”。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他的“正、清、和”三字經中,又把“正”當作了孔子的核心思想,忽而是“和諧”,忽而又是“正”,翻手為云覆手為雨,自己都莫衷一是。傳統的“止戰”思想,并非源于孔學,而是墨子之“非攻”。文懷沙把墨家學說劃給了儒家,真不知地下的墨子會有何想?
這樣的“新國學”,我稱之為“文懷沙式的國學”,它既僭越了儒學本身,篡改了儒學真實的本質,套用儒家的概念名詞,基于完全混亂的邏輯,不僅漏洞百出,而且經不住歷史和現實的考量,不堪一擊。因此,“文式國學”是假儒學,談不上復興,僅僅是一場偽國學的廟會。
其實,“文式國學”最熱鬧的鼓噪,是它的市場化。“文式國學”的思想創新幾近荒唐,理論體系充滿僭越,闡述肆意混亂,又動輒舉著“儒釋道”唬人,真可謂“不新、不古、不深、不淺”。文化傳播如果沒有自身的精神內核,那可就真成了賣書、賣光盤、賣講座了。
和“文式國學”不同,在今天,真正的文化重建,抑或傳統復興,歸根到底還是在思想的層面上,推動文化形態走向多樣性,專注人文關懷,從而實現創新。(作者:裴鈺)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