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基本的公平公正暫忍"高考唯分數論"
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戴家干近日透露,2009年共有11個省份進行新課改高考,有的省把學業水平測試作為高考總分的一部分,作為錄取參考。今后的高考制度將包括學業水平測試和綜合素質評價,以改變“一考定終身”的方式。(4月27日《人民日報》)
這些新措施均符合素質教育的大方向,有利于消除應試教育積弊,可是一放到現實,就很可能被扭曲,與初衷背道而馳。
比如,學業水平測試是各中學自主進行的,誰能保證學生平時的考分不摻水?綜合素質評價是老師填寫的,德智體美之類沒有硬性的衡量標準,誰能保證老師的評價是公正的?將學業水平測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引入高考,相當于將考生的命運部分交給學校和老師,而當下社會還是熟人社會,關系、人情等因素影響著人們的行為,當學校和老師手中的打分權、評價權沒有予以有力約束,腐敗就會應運而生,學業水平測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在高考總分所占比例越大,腐敗的可能性就越大。
誰都知道“一考定終身”、“高考唯分數論”不好,甚至知道怎樣改,可為何這么多年來一直沒有改?主要在于擔心“看上去很美”的新規抵不住現實利益的沖擊,擔心以公平公正為目標的高考改革,會以喪失更大的公平公正為代價。
實際上,現在經常抨擊高考制度的許多人,當年正是受益于“一考定終身”和“高考唯分數論”得以考上大學,從而改變命運,否則,他們很多人上大學的機會就被有權勢者子女占據。正如我們經常說的:目前的高考雖不是完美的,卻是最公平的。
在誠信、監督等機制尚不完善的情況下,還是先別革掉“高考唯分數論”,為了保證高考基本的公平公正,呵護廣大平民子弟的大學夢,請暫且容忍它吧,這是我們必須付出的代價。
現行高考制度可改革的地方有很多,比如均衡各地區的錄取比例、嚴厲防止高考作弊、保證閱卷公平并賦予考生知情權等,為何不先實施這些方面的改革呢?
![]() ![]() |
相關新聞
- 2009-04-28今年福建等11省實行新課改高考 不再一考定終生
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