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連根拔起的樓盤,竟然是幾個農民工兄弟‘施工不當’造成的,這把開發商、監理方和政府監管部門的責任撇得一干二凈。專家組的意見成了利益博弈的依附,責任開脫的遮羞布”
上海在建樓房倒塌有了新進展。事故初步意見報告已經出爐,這份報告主要涉及三個方面,分別是:對現狀的整體評估、事故的原因
分析以及進一步要深入開展的工作。專家組認為上海在建樓房倒塌事故主要原因是施工不當,在一側堆土過高與另一側開挖基坑的共同作用下,致使高樓在頃刻間倒掉。
與專家意見相比,人們更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個連根拔起、匍匐倒地的樓盤,竟然是幾個農民工兄弟一不小心,“施工不當”造成的。在農民工兄弟用雙手建造起上海無數高樓的現實面前,在一個“高層建筑的設計、施工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只要基礎打得牢,施工過程中按部就班符合規定,正常情況下,造得再高也倒不了”(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教授呂志濤語)的時代,拿“施工不當”來解釋樓塌原因,真是讓人難以信服。
“施工不當”的責任定性,把開發商、監理方和政府監管部門的責任撇得一干二凈。接下來就該逮捕拘留包工頭和幾個農民工兄弟,令人驚愕的樓塌事故也就結束了。這樣的處理程序和結果,合乎各方心愿。對政府來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盡快息事寧人就夠了。借專家組之手,找到替罪羊,開發商更是樂翻了天。而監理、規劃、施工許可等一條線上的螞蚱們也是大松一口氣。對于購買房產的業主來說,能拿到賠償就萬事大吉。唯一倒霉的,就是勢單力薄的農民工兄弟和包工頭。
其實,這就是上海樓塌事故發生后,網民給專家組設定的調查路徑。也就是說,在見到高樓匍匐大地時,萬千網民已經知道樓倒的原因就是“施工不當”,絕無其他。這不是先見之明、未卜先知,而是基于此前的事故調查邏輯。在這個事故頻發的年代,許多事故調查一般就是基于利益鏈尋找替罪羊的過程。專家組的意見早就脫離了專業、技術和科學,成了利益博弈的依附,責任開脫的遮羞布。
無論是廣東九江大橋坍塌、湖南鳳凰沱江大橋垮塌事故,還是株洲立交橋倒塌,經專家調查得出的事故原因都沒逃脫公眾的遐想。每次擔責的都是博弈力量最弱小、最無權無勢的一方。建一棟商品房,要蓋無數個章,要經歷規劃、施工許可、招投標、資質管理、施工圖審查、工程監理等各個環節。然而在上海樓塌以后,均退避三舍,就連開發商資質是否過期,各方也說法不一,目前還是一個謎。在三天時間,就把責任定性為“施工不當”,效率之高實在令人驚愕!
雖然,“施工不當”僅是初步意見,但是,這已讓公眾對上海樓塌調查組的專家感到失望,網上的無數留言已經證明了這一點。而開發商建設資質是否過期的懸疑、股東疑似公務人員的消息,進一步說明匍匐的大樓絕不是幾個農民工就能推倒的。于此而言,希望有關方面能夠允許第三方的民間調查進入,為公眾揭開在建大樓突然倒塌的秘密。
![]() ![]() |
- 2009-06-29上海在建樓盤倒塌 傳補償標準為12500元/平米
- 2009-07-01上海塌樓多名股東在政府任職 有關方面展開調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