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福州的個貸有80%流入樓市,12%進股市,流向其他行業的僅為8%。在這樣的數據下,貨幣政策在房價上漲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以王石為代表的人士則認為,決定樓市命運的是貨幣政策,如果繼續保持寬松的貨幣政策,房價還會不斷上漲。
有數據顯示,2009年6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28.46%,創下1996年5月份以來新高,而狹義貨幣供應量(M1)同比增長24.79%,創下歷史最高紀錄。而與此同時,房地產領域似乎也全線飄紅。
如今房地產已不像是一個實體行業,而成了一個以資本運營為核心的金融行業。中國的金融體系具有“抽窮補肥”的特點,資金會從欠發達的中西部地區向相對發達地區集中,形成“馬太效應”。事實上,不同產業的市場間也存在這種馬太效應,“凡是有的,還要給他,使他富足;但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一方面,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廣大制造業已經很艱難了,可是,他們往往成了放貸機構的不良客戶;而作為“支柱產業”的房地產開發業,在上一輪的經濟發展中賺了個盆滿缽滿,卻仍在暴利和崩潰的邊緣再次成為“吸金”大戶。
如果有一天房地產崩盤,那么,罪魁禍首不是別人,就是我們的貨幣政策。這一點,已經在美國的次級債危機中深刻地體現出來了。自2001年的網絡破滅以來,美國為避免經濟走入衰退,實行非常寬松的貨幣政策。在2001年1月-2003年6月間,美聯儲13次降息,利率由6.5%下降到1%歷史最低水平,這直接導致了美國房地產的過熱,可以說是美國次貸危機的貨幣政策根源。
當下的中國,似乎也正處于相似的環境中,一方面,為刺激經濟成長,無視高房價的現實,而一味地采取寬松的貨幣政策,導致過多的資金集中于房地產市場;另一方面,銀行則有放松對房地產業信貸條件的趨勢,長此以往,必將為房地產開發商所綁架,甚至使國家的調控政策陷入兩難境地。可以說,目前的貨幣政策不是在解決問題,而是在積累問題。
![]() ![]() |
- 相關新聞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為福建日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屬福建日報網所有,任何未經本網協議授權的非新聞性質網站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違者本網保留依法追究責任的權利。
②本網未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福建日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福建日報網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