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誰,活在這世間,都希望能活得有尊嚴。我覺得,要過上有尊嚴的生活,既離不開社會賦予的公共利益與權利保障,也需要每個人都能有足夠的自省與自重,去懂得尊 重他人的權利與尊嚴。
一紙“倒霉富豪榜”,透露出一些富豪的尊嚴淪陷。原來,日前胡潤發布《中國富豪特別報告》,指出過去10年,躋身胡潤百富榜的1330名中國富豪里已有49人 “發生變故”,其中19人獲刑入獄或等候宣判 。(昨日 《華商報》)
這個報告被戲稱為“ 倒霉富豪榜”,甚至是“殺豬榜”。伴隨著這樣戲稱的,是對“問題富豪”的聲討狂潮。不論是戲稱的不屑嘲諷與幸災樂禍,還是聲討的尖銳刻薄與義憤填膺,都讓我覺得有些五味雜陳。我越來越覺得,道德和正義,放在嘴里當口號,扛在肩上做旗幟,其實都嚇不倒人,也無濟于事。有些東西注定是用來律己的。別人的“倒霉 ”,未必就意味著自己獲得了尊嚴。面對這樣的“倒霉富豪榜”,誰又真的具有天然的道德優勢呢?許多教訓都說明,在嘲笑別人的時候,其實嘲笑者往往更可悲。 “出來混,都是要還 的?!爆F在最需要的,并不是津津樂道于那種“原罪”的現世報應,而是去尋找改變現實痼疾的良藥。
一張百富榜,幾多人物起落沉浮。曾經的“上海首富”周正毅、格林柯爾前董事長顧雛軍、中信泰富前主席榮智健,都曾是叱咤一時的人物。面對這些人“出事”,如果只是在“倒霉”或“殺豬”中滿足了仇富的快感,那其實是很可悲的事。要知道,百富榜上的人群,代表著商業社會極其重要的社群。今天的社會或許不需要精英主義,但絕對需要精英,包括政治精英、文化精英以及財富精英。精英階層的健康發育成長,本身就是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驅動。
我絕不是說,富人階層的不道德或不合法行為,就不應該指責與批評。法國人也有一種民間組織叫做“拯救富人”,英國人還辦了一種“ 富人學校”,都是用來向富人灌輸道德,教人如何做人的。不過,事實也說明,“道德哲學家”不會變成真正的“正義救世主”。財富精英良好的文化與倫理,不是靠說教產生的,而是來源于特定財富分配制度最大程度地趨向于公平與正義。
在這個經濟體制不斷改革,社會法制不斷健全的年代,如果仍然拿富豪的“原罪”來簡單解釋富豪為何依舊不斷落馬,那又將是怎樣的難以承受之重?簡單地把目光盯在那些富豪遭遇“殺豬”的命運,而不去反思這背后的體制成因,抑或是制度陷阱,其實是極其可悲的事。中國商業社會的發展,早就到了一個應該徹底告別“仇富”的時代了。
不論是仇富,還是刻意把自己標榜成窮人,都不可能擁有天然的道德優勢,來讓現代公民獲得應有的尊嚴??吹竭@種“富人出事”的消息,就出現一片“興奮激動”的社會表情,是一種很不可愛的社會現象。沒有真正厘清財富與權力之間那條本應清晰的邊界,不能真正懂得財富文化與財富倫理的價值本義,就不明白,在“倒霉富豪榜”的背后,其實有著更多的權利淪陷與尊嚴剝奪。
“除了窮人與弱者,現在的富豪和強者其實也不見得很有尊嚴。”梁文道先生曾這樣說。我覺得,“倒霉富豪榜”也絕不僅僅是那些富豪的不幸,它更應該被視為現實社會的一個傷口,同時也是剖析相關問題的重要切口。不把這個功課做透徹,只看到那些“問題富豪”很沒尊嚴,而不知道自己也可能隨時失去尊嚴,或者本身也活得沒有尊嚴,那才是更可悲的事。
![]() ![]() |
- 相關新聞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為福建日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屬福建日報網所有,任何未經本網協議授權的非新聞性質網站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違者本網保留依法追究責任的權利。
②本網未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福建日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福建日報網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