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國企業500強凈利潤首度超過美國企業500強的新聞,已有很多人在評說,一些問題仍然可以關注。
中國的500強,實際上是500大,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指出了這一點。“企業不僅要做大,更重要的是要做強,強而不大,沒有足夠的影響力,但不至于垮,大而不強,遲早要垮,垮的影響也會足夠大。”他這話說的是“大不等于強”的道理,同時還指出“大并不一定都是好事”。“以大比強”經客觀對比首先比出一個這樣的“基本點”,但問題不僅到此為止。
其一,我們的大,非市場因素起了較為明顯的作用,而對比參照的企業不是和我們同類的“國企”,他們是在市場上經過幾十年、上百年的滾動發展才造就了今天的“強大”,其品牌與文化等“軟資源”的價值,也是年利潤等經營指標所無法反映的。
其二,我們的許多大企業,其實跟納稅人有很大的關系,國家財政給錢,政府“給政策”,都與此相關,然而,納稅人與國企的關系并不明顯,民眾并不會覺得國企的大跟自己有什么關系,在國外,國民可能會有分紅,企業因為贏利的增加給政府的稅收也會增加,政府稅收增加,公共投入就更多,民眾從中得到的好處也就更多,這二者有較為明顯的區別。
中國500強用了約等于美國500強三分之一的營業收入,賺到的凈利潤卻是美國500強的1.73倍。中美500強營業收入扯平的話,中方的銷售凈利潤會是對方的5.2倍。換個具體的說法大概是這種情況:美國500強賣10塊賺2塊,而中國500強則是賣18塊賺10塊。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楊杜教授認為,“我國大企業的紅利,不少是資源紅利、行業紅利、人口紅利、政策紅利,是老天爺、老祖宗、老百姓給的紅利,而較少是經營管理紅利”。中國企業家聯合會和中國企業家協會執行副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基銘提醒,“相比之下,美國企業500強、世界企業500強受到的(金融危機的)沖擊要明顯大于中國企業500強,但是,這并不能說明中國企業500強的綜合競爭力有了實質性的提高,而是中國企業的政策環境、國內市場環境比較好”。我看,這兩位專家說的靠譜。
“中國企業的政策環境、國內市場環境比較好”,好在哪里呢?比較優勢主要在于國民有著極強的承受力,換句話說,也是不得不承受。“你們全家都買了中石油,還買了中石化!”這是股市與市井中詛咒、侮辱他人的話,不是很客觀,但至少顯示國民對于這些盤踞在各種榜單之首的巨擘企業的心態,大企業成了“直觀教具”,教人頓悟“大不是強”和“暴利不等于績優”的事理,為什么會怎樣,這是始料未及,還是早已注定?
比較賺錢行業、企業之序列及“組合結構”,基本上能夠預測中國企業的潛力與前景。500強是一個特大利好消息,但同時還有創新型民企和能夠提供大量就業機會的中小企業步履維艱,它們不是一個重量級,近乎天然的差別決定了我們對市場總有很多的遺憾。發布“ 利好消息”,卻也不得不遭遇很多的疑惑,這是注定了的。“我看到這則消息感到自己被剝削了”,“只要繼續這樣下去,保持高電價、高房價、高油價、高通訊費,中國500強將提前進入共產主義”,網言雖是氣話,但道理卻不膚淺。
![]() ![]() |
- 相關新聞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為福建日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屬福建日報網所有,任何未經本網協議授權的非新聞性質網站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違者本網保留依法追究責任的權利。
②本網未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福建日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福建日報網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