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今年9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2.8%,與8月環比上漲0.7%,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這是自今年3月以來,房價環比漲幅首次回落。二手住房銷售有20個城市同比價格下降。(《揚子晚報》10月16日)
統計數據以無情的事實,給發燒、發瘋、發狂的土地市場和房價澆了一盆涼水。正像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所警示的那樣,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預示更大的危機即將到來:天下沒有只漲不跌的樓市。
透視和解析當前樓市,不難發現這波行情的到來充滿了太多拔苗助長因素和人為炒作痕跡。一是地方政府不惜一切代價,出臺種種措施刺激樓市升溫,直接推動房價上揚;二是天量信貸資金大舉進入樓市,造成樓市虛假繁榮現象;三是投機、投資因素增多,購房者60%以上為短線和長線投資客戶;四是通脹預期增強,導致普通市民“恐慌性入市”,加劇了供求關系緊張;五是地產商自我炒作、捂盤惜售,進一步推動了成交量放大、房價快速上漲的實現。
毫無疑問,這波來勢洶洶的瘋狂樓市,是多方之手在政策的捏合下,共同營造的泡沫而已,硬是在柔軟的沙灘上憑空搭建了高樓。現在的樓市,已經徹底把中等以下收入人群趕出購房者之列,成了富人的游戲、資本的工具、財富的吸盤和投機、投資者的賭場。“現在房地產市場出現了比2007年更瘋狂的泡沫”,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經濟學家普遍認為,投資型需求一旦超過了25%,房地產市場將對消費起到抑制作用。事實也是如此,沒有購買房屋之前,誰也不敢消費;有幸成了“房奴”,誰也沒有能力消費。在當前實體經濟沒有本質好轉、外貿出口形勢依然嚴峻的情況下,僅靠投資拉動內需,而這種投資又大量投向樓市和股市,很可能推動經濟泡沫的急劇發酵和膨脹,甚至形成可怕的金融風險。只要信貸規模一收縮,樓市肯定立即萎縮;而若不控制資金放量,最后的結果很可能是通貨膨脹。
好在房地產市場不會永遠背離經濟規律,總有它回歸理性的一天。水滿則溢,月盈則虧,房價瘋狂上漲的后果必然是以泡沫破滅為代價的。所謂“人多地少所以樓市只漲不跌”完全是一個站不住腳的錯誤理論。日本的人地矛盾比中國更突出,但也沒有出現只漲不跌的樓市神話。當前京滬穗等地成交量全部下跌,就是嚴峻的信號——— 希望樓市前兩年“過山車”似的鬧劇不再重復上演。
![]() ![]() |
- 2009-09-21誰會為樓市“地皇”現象埋單
- 2009-09-05小產權房熱銷揭了樓市暴利的老底
- 2009-10-13樓市金七銀八銅九鐵十 十一十二入不了眼
- 2009-08-03樓市“繁榮”緣于吃了大量“壯陽藥”
- 2009-07-15樓市飆升或成經濟復蘇“攔路虎”
- 2009-07-20股市樓市“雙泡沫”越吹越大的惡性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