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目前煤炭發電量占總發電量的80%,煤炭成本占發電成本的60%到70%,煤價上漲電價不上漲就會對電力供應有影響,解決電力短缺就會是政府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如果電力短缺是由于缺煤,解決的辦法就不是很多。要么煤電聯動,要么抑制煤價。如果政府不想管制煤價,那就只能通過降低煤炭運輸成本,或者增加煤炭產能,使煤炭供應相對寬松。
由于鐵路壟斷和運力緊張,我國煤炭運費一直居高不下。為獲得運力,煤炭企業還需要支付一些不合理的收費。據估計,煤炭價格中運費可以占到50%,高運費是高煤價的一個重要因素,也可以為煤價下降提供空間。我國“北煤南運”的格局將長期存在,晉陜蒙仍將是主要的煤炭調出基地,增加和提高鐵路運力效率可以確保煤炭供應和降低煤炭運輸成本。問題是,降低煤炭運輸成本或者增加煤炭產能都需要時間,解決煤炭問題要從根本上緩解煤炭運輸緊張。近年來,雖然中國鐵路運輸、水路運輸及公路運輸都實現大幅增長,但是增長速度低于同期煤炭生產和消費的增長速度,煤炭運輸仍然是制約煤炭供應的主要因素。我國鐵路運力長期短缺。隨著煤炭產量增長,運輸量也相應增長。近年煤炭需求急劇上升,原本薄弱的鐵路運力就更顯得捉襟見肘。1993年以來,煤炭鐵路運輸請車滿足率呈持續下降趨勢,2006年全國平均煤炭鐵路運輸請車滿足率只有35%。不僅電煤運輸緊張,而且還影響到其他物資的運輸。鐵路運輸能力的制約和地區封鎖,影響了煤炭全國性統一市場的形成。由于鐵路運力不足,大部分運力由國家統一分配,少部分由市場調節。因此,煤炭市場的競爭,往往反映在運力配置上的競爭,造成了價格的扭曲。如果煤運較長時間得不到滿足,會給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傳統的能源運輸發展模式同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一樣,具有與資源環境不相協調的缺點,因此,為適應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現代能源綜合運輸體系必須采取可持續發展戰略,也就是要求改變傳統交通運輸發展模式。能源運輸的發展只有與能源結構和能源的發展戰略保持一致,才能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
- 2009-10-20山西煤炭行業不公平的國有化
- 2009-10-20山西煤礦資源整合的深層啟示
- 2009-09-24山西煤老板與企業家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