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文化成東風西漸先行者
www.hxt111.com?2010-02-20 07:33? 吳祚來?來源:廣州日報
我來說兩句
盡管如此制造節日景觀與氣氛,人們還是感到春節不像從前了,過去那種每到春節來臨都油然而生的期盼似乎不存在了,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年節的味道都在變淡,為什么呢?
可以說,農耕文明的春節和工業化、現代化后的春節確實有了很大不同。別的不講,在物質生活匱乏的年代,人們把過年當成改善一下生活的最佳時機,大人小孩都盼著過年能吃上一頓餃子、吃上一餐豐盛美味,而現在,許多家庭幾乎每天都可以像以前過年一樣生活,改革開放令中國人的生活從溫飽到小康,過年是為改善生活的時代不復存在。
當然,從另一方面說,過去的春節有期盼,有參與,現在的春節則是一個結果,一切商品似乎都可以從商店購買,人們更多的似乎在旁觀春節,春節被“機械化”,而沒有了往日親自動手、自助春節那份歡樂與激動。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春節的形式與內涵也在逐漸發生變化,動態的春節日漸變成靜態的,參與性與過程性變成旁觀與結果,多元的年節文化因春晚變得趨同,民間自發組織的娛樂活動變少了。
春晚是一個標志性事件,它是一種文化奉獻,也是一種文化意愿。同時,由于人們整晚對著電視,多元化的大年夜、村莊家庭的體驗與交流也被削弱了,央視預設的笑話小品成為全中國甚至全世界華人的話語主題和興奮焦點。
在城市化進程中,春節應在百花齊放中形成新民間文化,否則,將減弱民間社會的原創精神。年節文化還有釋放一年積蓄的壓力與情緒的特殊功能,人們通過狂歡與集體歌舞來獲得豐富的體驗。我在“其中”,與我在“旁觀”,其文化與生活意義差距極大。所以,春節文化要變靜態為動態。
相關新聞
- 2010-02-18福州:免費開放的科技文化場館春節期間火爆異常
- 2010-02-12年味為什么越來越淡
- 2010-02-12年味“淡”了還是過年的方式變了?
- 2010-02-12越多愛心營造越多年味
- 2010-02-12不妨讓傳統的“年味”更濃些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