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對新版《紅樓夢》的責罵質疑聲中,該劇導演李少紅終于發飆了,其在錄制一檔電視節目時突然情緒失控,指責媒體對新《紅樓夢》(下稱“新紅”)滿是挑刺和負面報道。
翻檢一下網絡以及媒體對“新紅”的評論,負面居多,無非是寶黛年齡太小、黛玉太胖、寶玉尖嘴猴腮、小姐們盤的頭像“小姐”、王夫人像寶玉的奶奶、配樂太陰森……有好事者貼上老版黛玉照片將“新紅”貶得一無是處,甚至直斥之為“紅雷夢”。
“新紅”有那么雷嗎?我就很欣賞新版黛玉那張肉乎乎的小豬臉。你說人家姐弟戀、歲數小,朱麗葉跟羅密歐愛得死去活來的時候才14歲,這擱到現在屬于“奸淫幼女”。你覺得他們小,是你上了老版《紅樓夢》的當,那版的歐陽奮強早就過了青春期了,可書里寶玉第一次來青春的萌動,與襲人“初試云雨”時最多也就十二三歲。至于配樂,特別是葬花那場,黛玉在陽光照射下的濃蔭里荷鋤獨行,配上悠長的昆曲,夏日里毫無暑氣,背后還生出陣陣涼意,頗有韓國鬼片幽怨唯美的風格。
所以說“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只是我們已經進入后現代——一個“偶像的黃昏”的時代、一個娛樂至死的時代,整個社會以反智、解構權威、解構經典為樂事。所以,李少紅別指望她的“新紅”會成為經典,這年頭沒有經典。這年頭只有商業炒作套路,李導演應該明白,拍電視被罵就是被關注,就是有市場,就是一種幸福,我們甚至有理由認為她寧愿被痛罵,也不愿意片子沒人搭理,這就是市場的邏輯、資本的邏輯。
就拿這次“新紅”來說,從早幾年的海選演員到內定換人的傳言,再到現在輿論罵聲一片,“新紅”一路賺足了人氣和眼球。現在李少紅導演突然板起面孔教育群眾了,你還以為這是20年前拍《血色清晨》時,群眾需要你來啟蒙?不需要了,現在市場規矩就是——你拿錢,咱挑刺,相忘于娛樂。
非獨“新紅”如此,新版《三國》,基于同樣的理由也是“天雷滾滾”。比如某位評論人士寫道,看著電視上“劉備罵袁紹是扶不起的阿斗”,他出離憤怒云云。其實,用不著“出離”,那根本就是網友杜撰的段子,寫評論的老兄根本沒有看全片子。但這有關系嗎?大家想看的就是大片出丑、大導演栽跟頭,娛樂的指向不是娛樂內容,而是娛樂者自身,娛樂者被人娛樂,或曰:審丑文化。
最近,廣電總局新聞發言人朱虹在華中師大的一次講座中表示:小沈陽是通俗的,鳳姐是低俗的。鳳姐做了強勢回應:她“一沒偷,二沒搶”,只是混一碗飯吃。看來鳳姐比李導演更加真誠,更加懂得市場經濟原則,更加敢于面對娛樂的本質。李導演應該向鳳姐學習。
- 2010-07-02新版《紅樓夢》被痛罵是福還是禍?
- 2010-06-29《紅樓夢》中的性成本與性謊言
- 2010-06-02榕城觀眾冒雨“嘗鮮”朝鮮版《紅樓夢》“揭秘”
- 2010-06-01朝鮮《紅樓夢》今晚在榕演出 揭秘該劇幕后故事
- 2010-05-315月份福州熱點新聞top5 朝鮮《紅樓夢》美女如云
- 2010-05-29朝鮮《紅樓夢》劇組今抵榕城 現場美女如云
- 2010-05-14朝版《紅樓夢》下月來榕 朝鮮國家級劇團首次來閩
- 2010-04-29從朝鮮版《紅樓夢》看中國傳統文化的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