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知道,本輪全球性金融危機的肇因,是美國房地產泡沫的次貸危機,但這一危機傳遞到歐洲,卻主要表現為金融和債務系統的泡沫破裂。和傳統經濟的大蕭條相比,房地產業的損失相對而言反倒不引人矚目。
日前這一現象卻被西班牙房地產的表現所打破:西班牙央行的報告宣稱,該國銀行投入房地產的5800億美元資金中,竟有2400億存在各種問題,在許多城市里,出現大量造好卻賣不掉的“爛尾樓”,甚至整片無人居住的嶄新“鬼城”。曾經在10年內上漲5倍、創造GDP總產值12%比重,為西班牙提供大量就業機會的房地產業,如今已變得令人生畏。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1997-2007的“黃金10年”后,西班牙房地產泡沫就已開始破滅,甚至比美國次貸危機爆發還早,自2008年房價大幅走低,到今年第三季度,根據官方統計,房價比最高峰時下滑12.8%,但這個數據被許多人認為“失真”,當地媒體報道稱,今年第一季度前,馬德里的房價其實已比最高峰跌了近40%。
關鍵不在于房價跌了多少——由于失業率超過20%,西班牙本地購買力大減。北歐各國度冬者的房屋需求曾是西班牙二線城市房地產的重要生力軍,如今也隨著金融危機而退潮;購買需求的減少令大量建好的房產積壓,許多已購買的土地不得不閑置,這不但造成更多相關企業的破產以及大量失業人口的出現,還造成了大量銀行貸款的爛賬。“爛尾”的西班牙樓市,正一天天把整個西班牙金融系統乃至西班牙經濟拖下水。
更讓人擔憂的是,西班牙經濟和金融一旦“爛尾”,極可能讓整個歐元區經濟金融陷入“爛尾”狀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早在上半年就對西班牙經濟提出嚴厲警告,認為龐大財政赤字、房地產崩盤和金融市場危機,以及競爭力的缺乏,將壓垮該國經濟和金融,盡管西班牙政府隨后進行了大幅調整、緊縮,首相薩帕特羅在9月曾宣稱“債務危機已結束”,但事實顯然并非如此,最現實的例子是,信誓旦旦要在明年將財政赤字縮減到6%的西班牙政府,卻無法順利出售國債,其3個月短期國債的利率居然高過德國五年期債券,如果西班牙債務危機大爆發,整個歐元區都要面臨大麻煩。
匯豐銀行早先的計算顯示,至2013年止,愛爾蘭、葡萄牙所需解困資金約1170億歐元,這已經讓歐洲央行難以招架,而如果西班牙也加入,僅它一家就需要3510億歐元,美國紐約大學經濟學家努里爾·盧比尼曾警告,作為歐元區第四大經濟體,西班牙經濟總量相當于希臘、葡萄牙、愛爾蘭總和的兩倍,一旦“爛尾”,對歐元區的沖擊可想而知。
歐洲央行的儲備金總量僅有區區500億歐元,應付希臘、愛爾蘭已力不從心,葡萄牙的加入更是讓局面惡化,如果西班牙也需要解困,除了追加儲備金外別無選擇。然而歐洲央行儲備金的擴容,需各國央行一致同意,德國等經濟形勢好的國家早已怨聲載道,它們會發現,自己不得不面臨痛苦的選擇:要么繼續當冤大頭直到把肥的拖瘦、瘦的拖死,要么索性另起爐灶,而后者將很可能導致歐元體系的大崩潰。
年初,西班牙房地產業曾熱議過“中國人救市”的可能性,要不現在再試試?
(作者為國際問題學者)
|